兴源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为民办实事切忌“小满”

| 浏览次数:

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时节是万物生长、农事初见成效的关键时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前,当时学习教育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也在“遍地开花”,各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极个别地区出现了满足于现有成效现象,认为“及格”就是“优秀”,就是“终点”。广大党员干部在办为民实事中应当摒弃这种“小满”心态,要赓续为民谋幸福的初心。

为民办实事“勿小满”于“定式”,要形式多样提“鲜度”。目前,某些地方为民办实事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大家只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落实,只重视过程不注重结果,从而让为民办实事失去了应有的“味道”和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学会创新为民办实事形式,跳出“包围圈”,丢弃“照葫芦画瓢”的定势思维,走出机关“大门”,俯身问计于民,以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提升为民办实事的“鲜度”,从而让为民办实事不再是“蜻蜓点水”似为了应付而开展,而变成一湾清泉,真正“活”起来。

为民办实事“勿小满”于“任务”,要内容丰富添“厚度”。有的党员干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自谈自唱”,把实践活动当作“例行任务”,简单以送油、送米、送慰问金等老三样来“一个招式打天下”。党员干部要改变这种现状,主动扑下身子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认真收集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剖析,找准服务方向,聚焦产业转型,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急难愁盼,助力乡村振兴等丰富办实事内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民办实事“勿小满”于“完成”,要体现成效增“温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能“交差”就行,要在“实”上下功夫。一要知人办事,找“实”对象。要把“我是谁、为了谁”贯穿“我为群众办实事”始终,给“群众”二字画上重点;二要知情办事,找“实”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民所盼之,我必践之”,把事办到群众的心窝上;三是要叩开群众“心门”,找“实”路径。“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冷门事”当作“自家事”,通过办“接地气”“泥土味”的实事,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的心头“暖起来”。

为民办实事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防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成“一阵风”式活动,要让“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党员干部职业生涯、在党生涯的全过程。

相关热词搜索: 小满 党史 切忌 心得体会 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