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乡村大碗茶”,架起连心桥

| 浏览次数:

江西省崇仁县三山乡、河上镇、白陂乡等地,每逢赶圩日,百姓齐聚“乡村大碗茶”茶馆,或是大碗喝茶,或是阅读书籍,或是聊天议事,茶馆成了信息交流的大平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崇仁县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依托当地特色“恰水”习俗,“以茶为媒”搭民桥,让干部主动深入小茶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听民声、解难题,将“乡村大碗茶”茶馆打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收集村情民意的情报站、问题反馈的“回音室”。

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按照“一套工作制度、一支联系服务队伍、一块民生实事办理牌、一处政策资料阅读架”等“四个一”标准设立,通过宣讲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革命故事、惠农政策等,让茶馆“火起来”。5月11日,崇仁县三山乡“乡村大碗茶”茶馆内茶香四溢、人头攒动,邀请该乡流坊村抗美援越老战士邓道生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讲述革命战争的故事,把党课搬到群众身边。台上讲得生动感人,台下听得津津有味,深入浅出的宣讲形式将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收集村情民意情报站。每月逢农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是各乡镇不同赶圩日,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到镇上集市购物、吃水、聊天。崇仁县利用赶圩日,根据茶馆值班安排,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深入茶馆,在与群众茶盏交错、拉谈风生间,拉近了群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认真听取群众的意愿,收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根据征求的问题进行分类,各分管领导进行认领清单,同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务必处理完毕,予以回复。此外,“乡村大碗茶”民情茶馆,还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的服务方式,根据收集群众反映的医疗、政策、制度、法律等方面诉求,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讲解、答疑解惑。

问题反馈的“回音室”。“我家门口马路一到下雨就有积水,给附近的村民出行带来不便,前几天在这里反映了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效率很高。”白陂乡大碗茶茶馆李大爷与同坐的村民说。群众聚在哪儿,茶馆设在哪儿。通过收集问题,到解决问题,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各乡镇在每周五定期将反映问题和问题办结等情况上“回音墙”。截至5月11日,崇仁县共在“乡村大碗茶”民情茶馆,收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340余条,目前已经解决了160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大碗茶 党史 架起 心得体会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