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问题和亮点,幼儿通过记录单能更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感悟和问题,抛出的问题,班里的幼儿一起来讨论,解决。同时,我也会将游戏中值得分享的照片、视频播放给幼儿观赏,他们每次观看完照片、视频后,总会得出一些新的知识,收获一个新的篮球赛规则。在案例中,幼儿能根据记录时的所思所得在集体面前进行分享,不仅梳理了游戏遇到的难题和困惑,还进一步推进了游戏的开展。
一、关注德智体美劳,促进全面发展
旧做法:以往教师关注的更多是幼儿的德、智、体、美,忽视劳动教育的开展。
新思路:重视劳动教育,提升幼儿劳动技能,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即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劳动即生活,卢梭认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或免的责任。”因此劳动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其中之一内容。
案例:在开学前几个月的观察中发现,幼儿家里大人包办代替的现象越发严重,家务活不舍得他们做,不喜当值日生,不懂得值日方法,鉴于观察,我们班开展我的值日我做主,幼儿开始尝试值日生分组,划分值日工作,互相学习值日方法等,同时结合家庭劳动劵,幼儿回家后,通过劳动劵,在家帮忙做家务。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在《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中说:“做家务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的执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积累的,做家务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幼儿的执行能力和自律能力。在案例中,教师捕捉幼儿的教育契机,生成了劳动教育课程,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传统教学更多的是教师为指导地位,幼儿只是被施教者,单边地接受知识,而现在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密切关注游戏的发展,了解幼儿的游戏需求,共同探索游戏玩法,教师要紧跟幼儿脚步给予他们游戏的支持,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自发生成的课程活动更多的是关注与强调个性化。在生成的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游戏空间,供他们学习、探索,实施自主生成的活动能让教师关注到每个幼儿,真正地走进幼儿,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机能,促动他们探究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改革 助推 学前 我与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