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甘肃省华亭市紧扣“红色”主基调,立足实际,精心谋划,守正创新,以“读、讲、访、唱、办”红色引擎,点燃党史学习教育新热潮。
“读”红色经典,激活红色细胞。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主动承担思想领航、理论引导使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强化使命担当,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列出了学习清单,制定了详实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讲专题党课等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采取“关键少数引领示范学+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学”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原汁原味学、走深走心悟,不断激活党员干部“红色细胞”,释放各级党组织“红色堡垒”源动力。全市80个党委(党组)相继举办了专题读书班,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96次,交流研讨124次,参与学习人员2.2万余名。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坚持集中宣讲与日常宣讲、线上宣讲与线下宣讲相结合,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大讲堂,抽组党校、工委纪念馆等专家讲师,组建“党史宣讲团”,全面开展“四史”教育专题宣讲活动,先后深入各行业领域开展宣讲活动60多场次,覆盖参学人员2万余名。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紧跟步伐,通过举办“书记讲党课、党员微课堂、我来讲党史”等活动,开展党史巡回宣讲活动80多场次。各基层党组织将红色故事、党史知识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把移动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红色教育基地,由40多名老党员、老军人和典型人物组成“百姓名嘴”,把讲故事和讲理论、讲政策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乡村夜话”“庭院恳谈”“每周一课”等活动,引导党员感悟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让党的声音在煤都大地“遍地开花”。
“访”红色之旅,汲取红色力量。用活用好红色教育资源,深入挖掘本土革命遗址、革命故事、革命精神,有序组织3800多名党员干部赴上关镇高山党支部、华亭工委纪念馆、工业园区三线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感悟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体验红色精神谱系文化、品读红色家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接受精神洗礼、汲取进取力量。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阵地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教育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开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读一次大党史、聆听一次华亭革命史、观看一部党员党性教育专题片、上一堂红色家书信念课、唱一首红歌“六个一”红色革命主题体验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在“情景再现”中达到“宣讲入耳、参观入目、学习入心”的深度融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真正做到“一颗红心跟党走”。
“唱”红色大戏,弘扬红色文化。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系列庆祝活动。围绕“回眸百年路·开启新征程”主题,组织启动编纂了《中共华亭地下工作简史(1921—1949)》《中国共产党华亭党史人物故事集锦》《周仁山传》《百年辉煌、百年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口袋书》,创作推出《关山红遍》大型舞台情景剧、《华亭不会忘记你》党员党性教育专题片、《羊皮匣子》红色小戏等党史题材文艺作品,以鲜活的题材、生动的画面谱写华亭红色文化新篇章。同时,引导各级党组织通过举办歌咏比赛、知识竞赛、建党百年书画展、建党百年档案资料展、百年发展成就摄影展、华亭红色文物展、党史文艺惠民基层巡演、革命历史电影电视展播展影等系列文化活动,全方位宣传展现我市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不断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华亭汇聚磅礴力量。
“办”民生实事,坚守红色初心。突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开展“五访五问五解决”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践行知行合一,切实增强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行业单位紧密结合实际,对照省、市年初确定的10件为民实事,围绕群众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卫生、民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组织实施民生项目79项。广大党员干部突出发展和为民的实践要求,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积极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措办民生实事,累计开展法治宣传58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4起,协调解决困难问题42个,措办民生实事28件,切实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不断在工作实践中印证初心、体现担当。
相关热词搜索:
党史
学习
教育
心得体会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