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男童腹股沟斜疝术中寻找疝囊的技巧。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69例男童腹股沟斜疝采用小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切口瘢痕小。结论小切口高位结扎疝囊是治疗男童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优点明显,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男童腹股沟疝手术;小切口高位结扎疝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80-01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男性患儿占绝大多数,且以腹股沟斜疝为多见。目前多采用经横纹肌下小切口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因为局部解剖、发病原因和组织发育特点,与成年人有异。术中寻找疝囊偶较困难,容易损伤邻近组织器官和精索血管,如损伤精索血管对睾丸发育有影响。手术方式既遵循腹股沟斜疝总的治疗原则,又有自己的特点。笔者对我院自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69例男童腹股沟斜疝的手术体会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69例,均为男性,年龄在9个月-9岁之间,其中9个月-1岁26例。1-3岁119例,3岁-9岁24例,其中右侧129例,左侧30例,双侧10例。
1.2方法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在出生6个月以后自愈机会极少,一般6个月以后行择期手术治疗,术前准备除与成年人有相同点外,还要注意防止便秘。呼吸道感染,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控制感染后手术,还要改善便秘的习惯。术前在病房应验证腹股沟斜疝,以免误开健侧。术前常规排尿,使膀胱空虚,避免术中损伤膀胱。
氯胺酮静脉麻醉后,取术侧腹横纹肌下做1.2cm左右的斜形或横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灰白色的精索外筋膜,左手向远端适当牵拉睾丸,使皮肤、精索外筋膜、精索组织伸展,并保持一定张力,在切口下方约1.0cm处穿破精索外筋膜,用钳尖适度撑开精索外筋膜部,提起筋膜组织时,另一只手从患侧阴囊根部向上用指尖向内环口探,感觉一下是否提起组织像不像一道屏障挡住内环口,那就证明有可能是疝囊,然后在里面找;另外一点就是提组织里如果有疝囊时,应该即易提起,如不易提起那疝囊就可能没有提到,轻柔钳夹提至皮肤切口外精索组织后,然后在显露的精索内前方打开提睾肌肌膜、精索内筋膜,即可看到灰白色的疝囊组织,打开疝囊,自近端伸入蚊式钳尖通过内环口入腹腔,确认进入腹腔后,常规方法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内环口明显松弛、扩大者,在其内侧用一号丝线缝合内环口1针。
2结果
本组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8-30min。术中出血1-3ml,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于术后6h即可进食,12h即可下床活动。术后有16例发生轻度阴囊水肿,但均在术后5-6d拆线时消退。术后随访了1年,仅有2例患者复发,再次手术痊愈。
3讨论
3.1经腹股沟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虽疗效确切,但仍有可能出现术后复发、阴囊水肿、血肿等,这与术中疝囊的寻找和处理以及术后对患儿的护理有一定关系,为降低术后复发率,应细致地游离疝囊,避免撕裂;同时充分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只要这样才能做到确切的疝囊高位结扎;如患儿内环口明显松弛扩大,应缝合缩小内环口,同时加强患儿的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便秘的发生。
3.2手术时寻找疝囊的方法得当,则手术时间短。从解剖结构来看利用输精管定位疝囊。输精管与疝囊基本呈前后关系,比精索血管更精确。穿破精索外筋膜组织将精索外筋膜并提出相应组织,手法轻柔。忌动作粗暴,以免误入皮下致出血或反复操作导致损伤加重。从其内前方将精索组织钳夹出切口,打开钳夹组织表面的提睾肌膜和精索内筋膜,可找到灰白色的疝囊组织。腹股沟斜疝的大部分疝囊可以比较容易的在精索前内侧找到,但有时也会出现难以寻找的情况。术中未能顺利找到疝囊,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1]:①疝囊在腹股沟管内环口位置深且较隐蔽;②滑疝:如出现下列症状应高度怀疑腹股沟滑疝的存在:腹股沟区存在较大且较难还纳的疝块,患者平卧位手法进行还纳,放手压力解除后疝块很快膨出者;疝块虽已还纳,但疝囊颈部仍感精索肥厚或有伴行物,或者内环口较大,检查时手指与外环间似觉有内脏组织者;③疝囊位于腹股沟管之外这种情况不多;④术前诊断错误,肿块不是疝囊。只要提高责任心,这是完全可以杜绝的。
因此,术者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全面查体,尤其是腹股沟区肿块的位置、活动度及质地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结合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从而作出正确诊断。
3.3寻找疝囊时一般不要轻易切开自认为疝囊的组织,以证明为疝囊,许多后来找不到疝囊的情况都是这样造成的。疝囊找不到,找到腹膜自然可以找到疝囊边缘,注意不要急于钳夹游离.应该先将看到的边缘8字缝合一针,然后顺序将整个裂口缝合。另外,如果找不到疝囊或结扎不理想,将精索全部游离并在精索近端寻找内环口,如还是没有发现疝囊,一定要做腹横筋膜修补[2],单纯前壁修补理论上也行,但终归是放弃了第一条防线,退守二线了。
参考文献
[1]王果,主编.小儿外科手术难点及对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234-237.
[2]张金哲等,主编.小儿门诊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418-429.
相关热词搜索: 腹股沟 男童 手术 体会上一篇: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