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

| 浏览次数:

心得体会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40年,是上海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40年。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大步跨入“富起来”的新征程。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政治面貌,改变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的生活。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一往无前,以永不懈怠奋斗姿态的精神脊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60后的我,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夕。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红色的:红旗、红太阳、红像章、红宝书、红袖标、红领巾等等,还有与红色相关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革命豪情和革命斗争。我没有赶上上山下乡,没有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吃过苦头。尽管60年代初出生的人有少数人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尾巴,但他们去的一般是条件比较好的近郊农村,而且很快就回城了。

1978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考上大学,进了国企,有了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在单位的那段时间内,我虚心地向工人老师傅们学习、学习他们认真踏实的工作精神,在他们的带领下,自己虚心好学,努力工作,于1980年加入共青团,由于长时间内在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且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向先进的党员学习,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1984年经过组织考核,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在当时,24岁入党在同年人当中是比较早的。这是改革开放给了我最大的收获,没有改革开放,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80年代后期,上海启动了14项重点项目全市攻关打会战,拉开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序幕,中央对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的老大地位。国企的产业提升,大部分人面临下岗、转业、再就业,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协保”应运而生。上海市推出的协保政策,保留了我们的社会保险关系。在当时,自己也加入了改革开放洪流中去,成为了“协保”一员,在国企干了17年后,结束了铁饭碗的时代,1995年进了私企工作,赶上了改革开放并成为受益者。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享受到了由改革开放带来得生活上巨大变化,自己有了新房,住房环境大大改善。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知识,再次走进了学校的大门,2年的电视大学学习,通过努力,于2003年取得财务会计大专文凭。通过8年的私企工作锻炼,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2003年通过招聘到了事业单位工作,直到现在工作了15年(其中退休聘用8年)。

回首过往,这40年,对于人类历史长河,弹指一挥间;对我来说:从18岁的小姑娘到58岁的中老年人,从国企—私企-事业单位的跨界领域里,我得到了不断地磨练和成长,感谢党、感谢改革开放,使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得成果,使我的生活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感受最深的是“以人为本”的治国战略逐渐落实到位。40年后的今天,我们中的大部份人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我们应该感谢政府当初的政策,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不断完善的市民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不断增加的社区医生和绿地花园,让我们感受到“以人为本”的落到实处、真心为民。

改革开放40年,最为触动的是中国的国力。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中国梦,从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磁悬浮列车的研发、5g技术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和科研成果,就是一个个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仅在于能让你免签去多少国家,也在于在碰到麻烦和危险的时候,祖国能带你回家。为我们祖国的巨大进步而倍感自豪。

感恩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作为曾经的新时代的建设者,也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我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40年,是伟大而不平凡的40年!心得体会二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只东方睡狮觉醒了。全世界都在关注它,它将以怎样的方式崛起,将在未来的世界扮演怎样的角色,每一项政策,每一点进步,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作为一个后发的国家,中国虽然觉醒的晚,但其他发达国家当初崛起的经验,无疑是笔巨大的财富。不用走太多弯路的中国,想用更快的速度赶上来。当然,在解放思想,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时候。中国实事求是的决策原则是最关键的。任何大国的崛起之路都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这其实是其他国家崛起时留给我们的一条不变的真理。

西方国家的崛起,有启蒙运动做思想基础。这是崛起的关键。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思想混乱后,终于拨乱反正,解放了思想。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矛盾被解开,于是开始在这条新的道路上大步流星。但思想文化从来不仅仅只起到启蒙的作用。中国政府似乎对这方面不够重视。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如信仰缺失、****丛生等,就与思想文化建设的滞后有很大关系。这些问题在其他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而中国在这方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中国威胁论”近年来在西方闹的沸沸扬扬。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也难怪人家草木皆兵,于是,中国究竟要走怎样一条崛起之路。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法国的拿破伦,德国的希特勒,还有日本的东条英机,他们选择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崛起之路。然而历史证明了,妄图以牺牲他国利益来壮大自己以求崛起的想法是危险而又愚蠢的。共同发展,和谐共赢才是崛起的正途,中国在这一点上是明智的!

除了上述这些宏观的发展经验外,西方国家在崛起之路上,还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西方启蒙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决心,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时的冒险开拓的勇气,英国、荷兰创造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模式时的创新精神,美国、德国、法国在崛起时人民的团结统一,还有俄国和日本崛起时的可贵的学习精神等等。

这些支撑人类繁荣至今的人类的高贵品质,如果中国能兼容并包,必将使其崛起的道路更加顺利。崛起成为大国的中国也必将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崛起之路多坎坷,真诚的祝福中国,一路走好!心得体会三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里,我们的国家不断超越,逐步拉近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我国不断走向富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所以。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回顾40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一成不变只会自取灭亡,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我们的国家不断发展,繁荣富强。心得体会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载春华秋实。从曾经世界上最大的贫困国家,到一举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从“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到“包干制”鼓励多劳多得,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有了质的变化和根本性的变化,一幅生机勃勃的中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深刻地指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四十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始终坚决破除思维定势、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新时代催生了新使命,新矛盾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先进经验,升华为方法论,从而指导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理论在变,但理念不能变。任何时候都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但同时,还必须拥有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人心动荡,发展就是一句空谈。因此,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兼顾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虽然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肩负着更重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发扬“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的变化不禁让人感叹,自从我有了记忆起,到我目前的生活,家里的房子总共经历了几次的变化,而每一次都有换的原因,但不管如何变化,每一次的变迁只有一个结果:房子变得越来越漂亮,条件也是越来越优越,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幸福。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孩提时代,我家住房的客厅和厨房都是泥砖瓦建设成的,房子的主要部位才是用红砖彻成的。一年夏天的雨季,连续几天雨后的一天中午,雨水还在下过不停,伴随着雨线敲击瓦片的鼓点声,渗漏进屋的雨水曲曲弯弯地顺着墙壁爬下;在风雨飘摇中,家里的房子屋脊顶上裂痕渐渐地大了起来,不断往下延伸,拉开了一条拳头般的大缝。母亲吓得大惊失色,背着最小的六弟,然后左手拉着我右手拉着四弟,箭一般冲往邻居家。惊魂未定的我们站在邻居屋檐下,只听到“隆隆”的阵阵闷雷响声音,房子夷为平地,吓得我们兄弟三人放声痛哭。紧接下来,父亲东借西借,很快买回红砖、石灰等建材。那时候,舅父和他们的堂兄弟都是建筑好手,他们不计报酬,踏着自行车早出晚归往返近30公里的路程,帮助我家重建房子,村中婶伯奶也纷纷参加我家建房子的行列。众人拾此火焰高,一个月光景后,我家三房一厅的砖瓦房落成了。尽管房间简朴,尽管从样式到布局总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总算有个遮阳挡雨的地方,我们住在新建的房子里,闻着新屋散发出的泥土芳香,感到亲切舒坦。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父母亲拥抱着改革开放的春天,辛苦耕作,丰收季节家里的南瓜多得连床底下也堆放着。粮食多了父母亲从市场购回一批又一批的鸡苗饲养,记得那时候,母亲每天早上要挑三担鸡到门前的岭头放养;家里的猪栏一次又一次地扩大,别人家一年到头只饲养一头猪,我家里一次就饲养五头猪,一年出栏几次猪,村里人每次路过我家猪栏,无不露出羡慕的目光。每天晚上,母亲九点钟还在斩猪料,早上五点钟准时起床煲早餐和煮猪料,日子虽然辛苦,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喜悦。

几年的积累,手上有了钱,父母亲盘算着建楼房。兵马末动粮草先行。事前,父母亲买了大量木柴,委托亲戚烧红砖,接着父亲经常到大坝河边拉沙子,以降低建房成本。有一天,为了节省成本,父亲拂晓起床,和一个驾驶拖拉机的朋友出发,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被晒得满面通红的父亲从七十公里远的县城拉回了一车钢筋。一天傍晚,一个亲戚受父亲的委托,拉来一东风车水泥,父母亲、我以及两个弟弟赶忙将水泥卸下车。深夜才将水泥卸完,我连手指都搬痛,头发洗了三次也没有将上面的水泥洗干净。1987年,是父母亲引以为骄傲的一年,时机成熟,父母拿定主意建设楼房。建房子大事,全家总动员,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都运用上。放学回家的四弟,每天要骑着自行车到数公里外的高桥圩买青菜、猪肉。建房时,顺便挖了一个井,那挖出来的黄泥堆积如山,母亲硬是用她弱小的肩膀一担担地挑出到门外。

几个月后,两层楼房落成,尽管装修简朴,客厅里摆着黑白电视机,进宅那天,按客家人的风俗习惯,摆了十桌酒席庆祝,那漫天飘红的炮竹用十几米长的竹竿架起来烧了一次又一次,亲友们祝贺声和赞叹声此起彼伏,父母亲乐开花,脸上充满阳光。

随着父亲的工作变动,我们举家迁到镇上居住,我们兄弟三人也先后参加工作,一家人居住在镇安排的一幢两层的楼房里,尽管不豪华,但是空调机、热水器等等设备齐全,居住蛮舒适的。后来四弟又搬到镇中心校的一套房子居住。2008年,看到省市领导经常提倡一小时生活圈,在父母和弟弟的关心支持下,几经对比选择,我在县城购买了一套140平方的房子。房子地处中心,出行、入学、购物都很方便,每户还有一个车位,楼的主要位置还有视频24小时监控。楼顶上有空中花园、健身房,空中花园里春天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绿意鸯然,生机勃勃。我的房子有三个阳台,光线充足,地板镶了瓷砖,厨房和两个卫生间也镶了半墙高的瓷砖,室内的墙壁涂泥纸,雪白亮堂,抽油烟机、洗衣机、冰箱等现代化家电齐全。夏日,只要稍微打开一点窗门,便凉风习习。我和爱人是知足常乐的人,住进去的第一夜,我俩异常兴奋,感到生活是多么幸福美满。六弟1997年大学毕业后,于广州供职,工作十多年买了300多平方的房子,我每次到广州,都要到六弟家里一次。每当鸟瞰着那一望无际无比繁华的广州城时,我都有说不出的感慨。有一次,六弟驾驶着他的私家车和我一起到天河购书中心,他由衷地说:“我们能拥有这一切,这要功归于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及改革开放,否则便没有我们山旮旯孩子们的今天。”我点头称是,这是我一贯以来的观点。

2013年,原先分给父亲的住房要进行“三旧”改造,父亲没有异议,率先搬出房子。父亲又召集我们兄弟三人,商议安居大计,决定在镇区上再建设一幢房子。于是,筹款、购地皮、择日、请工程队、拉砖等等密锣紧鼓地进行着,工地里热火朝天。经过我们一年的奔波劳碌,一幢全新五层的楼房落成。

家乡的老家房子,是我们曾经生息的地方,在那里有过我们的辛酸和快乐,更烙记着时代前进的影印。是年春节来临之际,我和父亲还有四弟六弟按照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回到老家打扫房子,站在楼顶上极目远眺,不看不知道,看了吓得一大跳。农村已经翻天覆地变化着——昔日是官方或者商贾显赫身份象征的小轿车,或停放在乡亲的门前或穿梭于宽敞的硬底化村道间,村子里绿叶成荫,幢幢乡村别墅掩映其中,这些楼房修豪华大方,楼顶上还安装着太阳能热水器呢。乡情浓厚,村里的一位嫂子知道我们回来,送来一蓝青菜,言及变化她喜上眉梢道,现在农村种粮盖房子连饲养母猪都有补助啦!父亲欣喜笑道:“现在农民的日子真惬意!当然啦,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这几次房子的变迁,不仅是一次次量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这种变化,折射着时代向前的脚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旋律,演绎着社会和谐百姓小康的轨迹。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 周年 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