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精益化管理工作体会
自公司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公司办公室按照精益、精细管理工作要求,遵循部门职能定位,以“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绩效考核”为工作准则,着力管理规范,强化职责履行,优化服务流程,在充分发挥办公室“综合协调、参谋助手、承上启下”作用的过程中,全面提高了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增强了办公室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了公司工作的协调、高效运转。
一、抓基础,不断优化精益管理体系
在精细化企业管理活动当中,公司办公室按照“优化流程、分清责任、明确标准、强化保障”的基本要求,从部门工作的薄弱环节入手,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夯实内部基础,有效提升了部门管控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优化了工作流程。根据我个人所分管的职责范围,对分管的重点工作流程进行了认真梳理,编制了档案管理系统、公务接待、外事办证等业务流程图共20余份,明确了影响该业务的因素、过程目标、控制方法、主要接口和边界责任,理顺了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细化了管控指标。将档案科和秘书科的岗位绩效指标由年度细分到月度,由单一的工作完成指标扩展到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实现了工作由一般性强调向量化到人、限时完成转变,指标内容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改善了工作完成效果。所分管的部门今年上半年以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
(三)建立了基本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和流程,按照“定岗、定责、定标准”的要求,对工作岗位、岗位目标、岗位职责进行梳理和规范,共修订完善了部门岗位工作指导书20余篇;建立健全了从文秘服务到事务管理、从外部协调到内部运转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共修订完善制度13份,其中新增制度6份,将办公室工作及部门人员的行为纳入管理规范之中,确保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效有序。
(四)完善了考评机制。根据岗位绩效考核体系的要求,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切实制定了分管科室的月度绩效考核办法,有效开展了岗位月度绩效考核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考核的可信度、精确度;在操作手段上,通过完善二级目标考核制度,按月考核各个岗位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有效提高了部门工作的完成率。
(五)锻炼了员工队伍。按照精细管理培养人才的目标,办公室努力打造卓越团队,着力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深化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增加每月绩效自评打分环节,变领导监督为个人自查,改进了工作程序,提高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力增强了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了部门各项工作上水平。
二、重细节,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办公室是公司领导的左右手,是承上启下、联系公司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桥梁,是上下沟通、协调关系的纽带,是确保公司正常运转的神经枢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寻求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一)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办公室工作要走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必须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忽略细节,可能招致严重后果,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要树立精品意识,通过抓细节提高执行能力、抓小事提升服务水平,养成严密细致的工作习惯,脚踏实地干小事、干琐事,把细节做好,把基础打牢,从而帮助领导谋大事、谋全局。
(二)加强协调,用心服务。作为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中枢和纽带,办公室要进一步提高协调能力,坚持从企业实情出发,本着节俭、高效的原则,加强横向、纵向沟通,加强与公司各个部门、厂矿,以及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及相关业务部门的交流衔接,搞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公司发展创造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树立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升级管理,务求实效。从改善工作实际效果的目的出发,不断强化管理力度,创新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管理进步。在纵深推进精细化企业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公司要求,结合部门实际,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促进管理从精细走向卓越。
(四)提升素质,强化保障。深化部门职工精细化管理意识,注重培养辅助决策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落实能力和促进和谐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并按照打造“复合型、通用型”人才的标准,着力培养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性,把每一个员工锻造成胜任各项工作的多面手,为全面推进部门工作上水平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管长远,不断完善精益管理长效机制
精益化、精细化管理的背后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一心、追求极致的大众思维模式。因此,要树立精益化、精细化管理是全员发挥智慧、力量和集体结晶的观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的观念,培育理念、细化于制、构建系统是基础,执行落实到位才是关键,要求重在执行。这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第一,自上而下的层级传递性。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与制度是否能行得通,行得久,关键在于企业的领导层是否能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如果领导层对自己倡导的理念和规定的规章制度不能言行如一、一曝十寒、朝令夕改,实施精细化管理绝对不可能成功。第二,上下结合的群众性。精益化、精细化管理最终要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既是企业领导的个体文化,也是企业团队的群体文化。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被职工群众所掌握、认同和自觉执行,形成上下互动、齐动的时候,才能转化成巨大无比的物质力量,形成强大而持久的企业综合竞争力。
那么该如何提高执行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呢?
我认为首先应该树立一种危机意识。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道出这样的道理。有了危机,辩证的看待、处理危机,才能使企业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危机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源源不尽的动力。同样,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从思想上有着根本的转变。只有树立了这种危机意识,全体干部职工有了紧迫感,才能产生积极向前的动力。
其次,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制度就是我们企业干部职工应该遵守的企业“内部规矩”。制度是规范企业运行的根本,只有制定切合企业经营实际的规章制度,不断的发展完善,同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我们行业已经拥有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规章制度,并且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些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用这些制度。
第三,要赏罚分明,拒做“老好人”。适当的惩戒和激励措施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我们在制度中已经明确了奖罚的条款,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真的做到奖罚分明了吗?有功不奖,有过不罚,这种情况是全国各大国有企业都面临着的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员工创造的积极性,更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赏罚制度,严格执行这些赏罚制度,刻不容缓。
第四,要全面加强基础管理。俗语有云: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关注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7月3日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强调创新管理模式、搞活企业机制的重要性。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抓好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执行力的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我们经历很长时间的粗放式管理,人的思维的转变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都转变,但是面临着潜在的竞争压力,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通过不断的探索,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的未来才会更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管理工作 精益 体会 办公室
上一篇:双联心的体会
下一篇:保险柜面经理学习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