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通知范文 >

2023年度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6篇

| 浏览次数: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对于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废水、工业固体废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加,而这些污染物绝大部分产生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6篇,供大家参考。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6篇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篇1

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对于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废水、工业固体废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加,而这些污染物绝大部分产生于企业的生产。所以,环境污染既然是由企业造成的,那么,治理污染和恢复环境质量的责任就应当由企业所承担。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与企业自身有关,而且有关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也特别侧重于关注企业披露的相关环境会计信息,在做出理性的决策之前,利益相关者需要参考企业如实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鉴于社会责任、外部压力以及市场动机的强烈要求,企业披露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任务成为必定的要求。环境会计成为会计新兴的领域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环保高潮的来临,由此,国外学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专门研究幵始出现。Buhr和Freedman(2001)选取美国及加拿大的部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了自1988年至1994年六年期间这部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渠道(单独的环境报告、年报与按照证交所要求制订的报告)之后,发现通过单独的环境报告来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日益增加;随后,对于在企业网上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情况,Isenmann等(2002)和 Patten等(2003)都展开了相关研究。有关环境信息进行披露的方式。大致可分为定性披露、定量非货币性披露、货币性披露三种。早期的研究,如Ness和Mirza(1991)对英国企业的研究表明,定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占绝大比重;类似的研究还有Niskala和Pretes(1995)关于芬兰企业1987与1992年环境信息披露的比较研究。一些学者(如Petroni、 Inclan和AUFekrat,1996)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具体有关内容总结为4个方面,分别是财务和会计、环境诉讼、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方面;G. Kreuze等(1996)将企业环境信息分为十二项,包括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企业"三废"回收与利用及节能情况、企业现在与未来环境义务、企业的环境成本与构成、有关法规、与环境相关的诉讼、企业有关的环保节能计划与策略、环境事故的信息以及相应的保险赔偿、企业的环境责任与影响、企业获得的环境奖励、管理层制订的有关环境监控的制度与实施情况;企业环保负责人员及其在企业中的地位等。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是西方学者研究的重点。根据现有研究,有关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所受影响因素大致可划分为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两大方面。内部因素包括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特征(如企业绩效、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企业股权性质、财务杠杆)等因素,外部因素涉及到公众的环保意识、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法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有关企业治理结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较多使用的变量包括企业董事会的规模、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以及企业CEO两职合一的状况等变量。Y.T.Mak等 (2003)的研究发现,大规模的企业,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水平也比较高。企业所存在的行业类型对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着较大的影响,企业规模与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如公用事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就会更多一些。Lacina和Karim等(2006)选取了美国五年内有关上市公司的10-K报告和年报附注里所披露出来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及企业的规模大小等因素对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力,但是企业绩效对于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水平的影响中,其不确定性比较大。在公司治理方面,ShunWong,Simon等(2001)研究发现,企业独立董事占据的比例与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水平之间,二者的相关程度并不明显,对于那些已经设立了审计委员会机构的企业,则更加侧重于如实反映和披露更多更透明的相关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环境会计进行了积极的研究。程辉、沈洪涛(2011)对2007年至2009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渠道,主要是通过在年报中进行披露,而企业编制的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或者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虽然近年来日益增加,但是其所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却不高;肖淑芳、胡伟等(2005)认为我国目前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是定性的描述,而且信息披露的大部分是历史信息,而非面向未来的信息,而环境会计信息所要求的可比性、全面性以及连续性却较差;王珍义等(2008)研究表明:非货币性计量仍然是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篇2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不深入。国内对环境会计的研究相对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对环境经济业务的计量、确认和揭示不仅需要会计学知识,而且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渗透。正是由于环境会计自身的特殊性,环境会计核算和计量方法发展缓慢。国内的大多数会计和财务研究人员,通常不具备深厚的环境学相关知识,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因此制约了该领域理论的发展。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准则不够完善。截止到目前,我国在环境会计方面还没有建立相对统一和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及会计准则,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没有可供一致遵循的标准,致使企业在实际披露相关信息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了诸如披露内容不完整、披露的信息在不同企业间缺乏可比性,披露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就披露主体而言,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发现,能够主动承担披露责任的企业比例较少,而且所涉及的行业面较为狭窄。中国证监会等机构并未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我国也未从法律上强制规定企业负有披露义务,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完全出于自愿。

(三)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局限性。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部分企业都只关注短期的利益,而不考虑环境问题造成的长期影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环境的支出必然会提高企业现有的成本水平,使企业面临降低市场竞争力的压力,这也是企业不愿意考虑环境问题,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根源。投资者在掌握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其资金流向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从而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公众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够强烈。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更为正确的投资策略。理论上说,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关乎企业的长远效益,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但就现阶段而言,社会公众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也还没有形成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考虑环境问题的意识,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相对狭窄的局面。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篇3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要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需求,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作为环境会计信息,应提供企业环境活动对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量化信息,这其中主要涉及到对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此外,由于企业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复杂性,还应披露无法用货币加以计量,但对全面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影响至关重要的环境业绩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尽管存在着多种披露形式,但通常采用在财务报告中附加环境报告和单独提供环境报告这两种形式。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篇4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完整化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能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还只是初步阶段,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以及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等方法,一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成功解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现存问题的正确道路。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篇5

(一)深入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的研究。我国应成立专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团队,加大在此领域科研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力度,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及企业实践经验,使之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尽快在此领域形成具有指导性和适用性的理论成果,力求做到创新和突破,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健全与环境信息披露有关的会计准则、制度。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要及时出台可作为统一执行标准的准则文件,令以上市公司为主的众多企业如实地记录和反映其在环境管理活动方面所涉及的信息,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建立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基础之上。同时,国家还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环境会计的法律地位,将环境会计上升到法律层面,明确规定企业需要披露的数据、指标、计划等信息。利用法律强制性效力,是保证公司如实履行责任,避免出现公司随意披露、各行其是局面的最强有力手段。

(三)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监管力度,制定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的审核与检查办法,充分运用行政管理、专项审计等治理手段。国家审计机关依照环境法律法律、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全面性进行审查和鉴定,对未依法进行信息披露的企业施以行政处罚,以此加强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除此之外,倡导社会中介机构在实施外部审计过程中承担起环境信息审查责任,积极鼓励广大社会公众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举报也是加强监督力度的有效手段。

(四)鼓励和引导环境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通过新闻媒体、环保组织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引导,令社会广大投资者逐步意识到提高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度对企业未来长期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作用。科研机构要努力寻求降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施成本的途径,设法减轻企业负担来促进其披露工作的实行。政府可设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表彰制度,以提升企业声誉的方式来鼓励企业自愿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最终引导良好势头的形成。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篇6

(一)抑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从当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存在资源利用上的高消耗和低效率现象,大量排放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已成为我国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通过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充分了解到企业在环境处理方面的有关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对抑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满足企业信息使用者需要。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在于对外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充分满足判断和决策的需要。信息使用者利用环境会计提供的信息,可以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帮助企业树立环境保护的良好形象,进而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基于以上分析,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已成为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强烈要求。

(三)促使企业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然而其生产经营活动随时都与环境发生着紧密联系,对环境的变化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不应只考虑自身利益,还要将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视为己任,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导向,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努力做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是企业对环境责任承担的表示,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明确看到各企业为环境做出的努力,符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

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会计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报告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数据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标 近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案例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摘要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