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通知范文 >

2023年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

| 浏览次数: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一、教材与学情分析《酶的作用和本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部分内容。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篇1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部分内容。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这一节关于蛋白质的功能中提到:“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它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作用和本质》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将是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本节从细胞代谢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引出酶在细胞代谢中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并以此实验为依托,进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学习。学习控制变量法,不仅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家对发酵现象和酶研究的相关资料分析,探索酶的本质。这些资料告诉我们,酶的研究经历了近70年的漫长过程,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揭示了酶的本质。这不只是向人们讲述了一段科学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把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呈现给我们,给我们以启迪和教益。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酶有关的生活必须品,比如加酶洗衣粉、多酶片、含酶牙膏等,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不知道为什么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去污力更强;为什么多酶片可以促进消化……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酶,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使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姿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和本质

(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确立依据:酶的作用和本质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因此确定为教学重点。教材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为依托,介绍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这一科学方法将贯穿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部分的始终,因此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确定为本节的第二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2.教学难点

(1)酶的作用机理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确立依据:活化能是本节新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学生在理解了该概念以后,就要用这一概念理解酶的作用原理,这部分内容陌生而抽象,所以把它确立为另一个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本节提出的具体要求是Ⅱ级要求,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酶的化学本质;

(2)了解科学家研究酶的化学本质的历程;

(3)根据本节内容的学习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通过学习设计实验和亲自进行实验,使学生学会设置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来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而初步学会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学会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经过推理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的学习,认识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与争论中前进的,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学习科学家们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

(2)认识科学实验的价值,养成科学猜测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

这一节我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法,酶的本质放手让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酶的较完整定义,以此促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提供给学生实验基本流程,分组探究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并找出变量学会控制变量,同时引入活化能的概念,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酶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篇2

必修一绪论

许多科学家认为,可以把生物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①19世纪以及更早的时期,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生物科学时期;②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主要是实验生物学时期;③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DNA双螺旋的发现与中心法则的建立,开始进入了精细定性与定量的生物学时期。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变的更多,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等的手段和方法用于生物学使其不断分化出新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这些学科又相互渗透而走向融合,似乎并不是界限分明。

至今为止大家所接触到生物学一般都是描述性的知识,认为它是一门记忆的学科。如,记住某些动植物名称,观察生物的特征,知道他们的分类等,因此,有一点我非常希望你们这学期能记住的,就是生物学并不是一大堆事实的混乱集合,它有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有逻辑的连贯性。达尔文进化论是一种逻辑,适用于宇宙中所有星球及生命系统。

高中阶段有三本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微观和宏观)

《分子与细胞》中以细胞作为一切有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为出发点,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1925年,美国细胞生物学家WILSON就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功能(物质、能量、信息)细胞的发展

必修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阐明一系列客观事实、法则来解释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组织形式。如果掌握了这些分子和遗传定律,就能从原理上理解许多生物圈里的生命过程,还能应用于解决在激烈的自然界遇到的新问题。并不着重特定的某些生物(如人),理解细胞的这些事实、原理适用于地球表面的所有物种。生化和分子规律20、30亿年前已经形成,并被保留和传承,几乎没变过。这种强烈的保守性意味着,我们可以知道地球早期生物进化的原理。

当我们掌握课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本法则和规律,将其应用于各种特定的问题:1)癌细胞是如何异常生长2)病毒如何繁殖3)免疫系统如何作用4)神经系统如何作用

5)干细胞的未来医学的影响

本学期之后期望大家认同的是,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的物质性;生命系统的开放性;细胞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从而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用开放的观点审查自然现象和社会事务,具有普遍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生物学——这是一个极速发展的领域,它之所以极速发展是1953年WATSON和CRICK

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我们期望达到的目的是,能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素养,以此来促进对世界、社会的认知及良好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一、生物学研究方法(一)观察

(二)假说和实验(三)模型实验

二、生命的重要属性

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命?(1)具有生命的物体称之为生物。

(2)什么是生命,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但我们可以将生命描述为生物体存在的状态,而生物体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化学成分的同一性;第二,严整有序的结构;第三,新陈代谢;第四,应激性和运动;第五,稳态;

第六,生长发育和繁殖;第七,遗传和变异;第八,适应

多种细胞:

自来水装在塑料桶里放半个月变成绿色,这是原核生物蓝藻等大量繁殖;橘子放在阴湿的角落长绿毛,是真菌;

动物肌细胞呈梭形,汇成肌组织,煮熟的瘦肉可撕成很细的条状肉松;吃梨时感觉有“砂”,是石细胞。

第1、2、1)2)3、病毒:

1)、生活方式:寄生于活细胞内2)、结构:无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DNA或RNA)

3)、增殖: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4)、危害:破坏细胞

5)、分类:植物病毒

小结: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靠单个细胞完成;多动物病毒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共同参与完成;病

毒的什么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完成。

细菌病毒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除了?

依据遗传物质DNA病毒:噬菌体、HIV生物个体表现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每个

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RNA病毒:SARS病毒朊病毒:只有蛋白质类病毒:只有RNA

除了病毒,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实例4.(1)生活方式?

结构?

你知道哪些病毒?

学习目标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前言】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系统都有它的边界,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成分组成,系统

*相关信息都有它自身的调控规律和发展消亡的规律。

(1)在生物学研究中,提出了生命系统的概念,它包含生命系统: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

哪些层次?每个层次都可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同时又相互包个体→生物圈

含,构成更大的系统。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图1-1生命系【易错提醒】

(1)区分种群与类群,举例:统的结构层次

池塘里的所有鱼;

池塘里的所有鲫鱼

(2)说说草履虫、松树、人包含的生命结构的层次:

所在的层次:

(3)组成细胞的一个分子或原子也是系统吗?是生

命系统吗?

课题: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情景导入】

展示:不同的细胞图片第一课时

【问题导入】

问题探讨:(1)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细胞?

一、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体现(2)它们有哪些相同点?

哪些不同点?1、多样性(不同点)

种类、结构功能、形态大小等学习目标一、观察细胞

【学科思维】2、统一性(相同点)

1、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相似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

2、知识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是发展变化的

化学组成:

增殖方式:

学习目标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能源物质:(1)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动植物细胞的细

胞核,但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吗?

(2)阅读课本9页,了解原核生物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特别提醒】

根本区别: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1、表述:“无细胞核”、“无成型的细胞核”、“无核膜”

2、带“藻”字的不一定是蓝藻。

1

蓝藻:发菜、蓝球藻、颤藻、念珠藻

1)

DNA

分子藻类植物:黑藻、水绵图1-3

“菌”子前面有球、杆、2)、细胞壁成分:肽聚糖(细菌)、黏肽(蓝藻)3、细菌:一类单细胞生物。

螺旋的都是细菌

3)、细胞器:只有核糖体4)、分裂方式:二分裂5)大小:较小(1~10UM)6)、原核生物:细菌、蓝藻2

图1-4细菌

细胞模式图

图1-5蓝藻细胞模式图

1)、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2)、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植物);

壳多糖(几丁质-真菌)

3)、细胞器:多种4)、分裂方式:

5)大小:较大(20~30UM)6)、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

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

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磷酸键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

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优秀 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范文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范例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优秀教案50篇 高中生物教案范例 高中生物教案详案大全 高中生物优质课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免费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优秀教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