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通知范文 >

《会展策划》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实践(3篇)

| 浏览次数:

篇一:《会展策划》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实践

  

  CAD“课赛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近年来应运而生的一项技术,在许多行业中广泛应用。因此,CAD技术也成为了许多学校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在传统的CAD教学中,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学习2D或3D绘图技巧,没有对实际工程实践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许多学校开始实施“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和实践。

  “课赛融合”教学是一种将课程教学和比赛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开设设计赛事、工程实训等实践课程,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CAD技术的应用。同时,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励学生参与学习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和实践安排。例如,可以开设不同难度级别的CAD设计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进行实际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工程实验室,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CAD技术的应用,并提高其实际综合能力。

  “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该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提高其学习效率。最后,通过比赛的方式,学校也可以评估学生对CAD技术的掌握情况,并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总之,随着CAD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将CAD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的“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必将成为未来趋势。该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会展策划》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实践

  

  CAD“课赛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成为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传统CAD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实践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升,难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此,一些高校在CAD课程中探索了“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即将课堂教学与竞赛实践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首先,将竞赛实践纳入CAD课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式。在传统的CAD课程中,教师通常围绕着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进行讲解,学生在掌握了软件的基础知识后便很难有进一步发展。而将竞赛实践纳入课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技能和知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同时,竞赛实践也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其次,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也是一种实践中的重要方式。当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CAD课程中,学生可以分成团队,通过竞赛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没有团队合作很难完成任务的现实,还能够通过协商和学习互相进步。此外,在竞赛实践中,每个成员都需承担责任,招待家先深入了解了解领域中不同职业角色的不同要求,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教师也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讲解和指导。针对初学者,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分阶段讲解,清晰讲解工具的基本使用和工程知识;针对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强化实践教学并提高实践能力;针对有竞赛经验的学生,要鼓励其去更深入地钻研CAD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探索决策过程、团队管理、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已成为了CAD课程教学的新趋势。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三:《会展策划》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航空服务类人才是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融入到空中乘务专业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对接职业岗位标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课赛融合;空中乘务;教学改革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对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大赛是衡量职业院校专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课赛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专业解析专业岗位职能要求,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引入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与内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专业技能竞赛能力要求的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旨在为民航业输送更多高层次高水准的航空服务人才。

  一、空中乘务专业职业技能大赛赛项概况

  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自2008年起,教育部每年都要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地方教育部门也根据各地情况举办相应的“职业技能大赛”。

  为提高高职院校航空服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浙江省教育厅已主办多届航空服务技能大赛。2019年浙江省空中乘务等航空运输类专业技能竞赛的赛项名称为航空服务技能大赛(2020年因疫情原因停办),竞赛由民航基础知识测试、职业形象展示、中英文翻译、特殊情境处置四个项目组成,该比赛的项目设置基于空中乘务员的的职业岗位需求,与职业标准对接;具体内

  容包括学生职业形象、客舱服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机上急救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比拼,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团队协作、综合素质等。该赛项对于提升航空服务类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技能竞赛为不同院校的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承办竞赛的院校,在专业建设水平、专业规模方面都是“领头羊”,通过竞赛,可以发现其他优秀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人才培养的水平,督促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以2019年航空服务技能大赛为例,竞赛由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比赛把航空服务行业标准融入赛事。通过竞赛,有利于院校空中乘务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与航空服务工作流程对接,为民航服务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三,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成才和成长。通过技能竞赛,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竞赛也让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总体而言,课赛融合的培养体系,能够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渠道。

  三、空中乘务专业“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解析工作岗位能力要求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专业培养的是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民航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掌握民航空中服务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客舱服务、地面服务等技术技能,能从事国内外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运输企业或其他服务行业的空乘服务、地勤服务及民航商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空中乘务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做了深度的解析。

  表1:空中乘务专业岗位要求

  空中乘务专业岗位要求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养要求

  具有航空运输地理知识;乘务英语知识:机场及客舱服务知识;机场及客舱英语口语;普通话;形体礼仪;其他专业基础知识。

  良好的礼仪形象;流利顺畅的英语口语交流;良好的服务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具备应急事件的反应基础;面对突发事件等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等。

  (二)深化产教融合

  以赛促学,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完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专业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需求,与华育中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开设空中乘务专业,并进行专业的共建。校企双方共同研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共建实训基地等。从学生入学遴选,到学生入学后的教学、管理,以及学生实习、就业指导等方面都实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双方也共同举办技能竞赛(校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技能。

  (三)课赛融合,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解析工作岗位职能要求,对航空公司等进行工作岗位调研,并且结合空中乘务专业相关竞赛的技能要求,总结出专业技能工作岗位、职业技能、技能大赛之间的对应关系,最终构成“课赛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课岗对接,结合空中乘务行业标准,用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等。

  表2: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通识教育课程

  思想政治与法律修养;体育;综合英语等

  专业基础课

  形体训练;民航概论;职业形象设计、民用航空法;形体训练;航空服务心理学等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核心课

  民用航空服务礼仪;客舱服务与管理;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民航乘务英语;民航安全管理等

  专业选修课

  公共关系学;中西方饮食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等

  实践课

  应急能力与训练;民航服务礼仪综合实训;就业指导与面试模拟企业实践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市场营销;茶艺;插花;播音技巧等

  (四)“课证赛岗”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空中乘务专业以技能大赛为引导,根据航空服务竞赛相关赛项内容,优化专业相关课程,实现课赛融合。空中乘务专业将将技能竞

  赛内容分解为不同模块,与对应课程相融合,将竞赛和岗位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分解到不同的课程中进行学习。以2019年竞赛“特殊情境处置”项目为例,比赛共有30个情景任务,分别与不同课程进行了融合。10个服务类特勤与民航服务礼仪及服务礼仪综合实训相结合,10个安全类特勤与客舱服务与管理、民航安全与管理课程结合,10个急救类特情与急救能力与训练课程相结合。相关课程注重用竞赛的模式组织开展教学并进行考核。

  其次,突出“教做学结合”,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对应的岗位技能和技能竞赛的要求,空中乘务专业开展了民航服务礼仪综合实训、应急能力与训练,企业实践等多门校内外实践课程。以民航服务礼仪综合实训为例,教学组织采取课赛融合的方式。教学内容为技能竞赛职业形象展示和特殊情境处置的部分内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三

  以民航服务礼仪综合实训教学组织

  教学

  教学内容

  模块

  教学目标

  成果

  备注

  形式

  1.乘务员仪表仪容规范

  职业形象

  2.微笑练习、目光礼仪练习

  3.站、坐、行、蹲训练

  4.手势训练、鞠躬训(1)能按乘务员要求规范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职业形象展示

  本次实训课课赛融合,举行礼仪风采大赛(职业形象展示+情景模拟表演),比赛

  练

  分组进行,每组4-5人。

  (1)能运用主服务特请处理

  1.乘务员服务礼仪

  2.乘务员服务类特殊情况(飞机延误、调换座位等)处理。

  要基本礼仪知识接人待物。

  (2)能运用基本礼仪知识灵活处理突发事情

  情景模拟表演

  (五)构建合理的竞赛体系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专业设置了合理的竞赛考核体系,比赛设置按照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进行:“课程考核比赛”----“综合实训周竞赛”-----“校级技能竞赛”----“市赛/省赛/国赛”。首先是专业课程考核方面,体现“课赛”的融合,如职业形象设计课程考核,按比赛模式小组进行形象展示;实训周的考核难度进行了升级,如民航服务礼仪综合实训考核为“礼仪风采大赛”,包括形象展示和情景模拟;校级竞赛比赛内容更为综合,校赛是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学生参加高级别比赛进行选拔。通过竞赛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以赛促技,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技能竞赛也是展现院校师资队伍专业能力和风采的重要活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与华育中航组建了一支专兼职双师团队(校企共建),队伍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具有扎实的空中乘务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兼职教师主要从民航运输相关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空中乘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教师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及时了解本专业动态,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

  四、小结

  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是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岗位职能标准为参考,与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通过将专业竞赛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专业技能大赛的融合,通过“课赛”到“综合实训竞赛”到“校赛”到“省赛(国赛)”等完整的竞赛体系,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改革应紧跟“职教20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赛融合,推动专业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各大赛事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通过校企共同育人,为社会输送优秀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

  (项目来源: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校级内涵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9XZ14-04)

  参考文献:

  [1]徐伟,梁燕瑜.基于课赛融合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设计——以企业价值创造竞赛EVC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0(10)

  [2]于珊.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9):28-29.

  [3]沈文其,李爱娟.基于产教园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10):78-81[4]蔡腊香.“课赛融合”模式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20(11)

  [5]左常江,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融通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

相关热词搜索: 《会展策划》课程“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实践 教学改革 会展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