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字母教学课件一、设计背景:本节课是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设计的。本册教材P16、P26、P40、P50、P60安排学生学习英文字母,但在学完字母后,很多学生既不完全字母,特别是对相似的字母容易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字母教学课件汇编6篇,供大家参考。
一、设计背景:
本节课是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设计的。本册教材P16、P26、P40、P50、P60安排学生学习英文字母,但在学完字母后,很多学生既不完全字母,特别是对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为了巩固所学的字母,为后边学单词打下基础,我自行设计了本节课。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的教材是初学者的第一册教材,是学生真正进入英语学习的开始,因此课本P1
6、P26、P40、P50、P60安排的是学习英文字母。本节课是在学完字母后我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自行设计的,希望对巩固英文字母有所帮助,为学习单词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到英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会因遇到困难,而遭受挫折。所以,在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我围绕26个英文字母设置大量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会熟练地认读26个英文字母。
2、学生在度的基础上会写英文字母,并会区分书写上形状相似的字母。
能力目标:
1、学生能读写全部英文字母。
2、学生能初步拼读单词。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游戏与操作过程中对学习英文字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单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写英文字母,区分形状相似的字母。
难点:拼读单词。
六、教法设计:
讲授法 游戏体验法全身反应法
七、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 成果展示八、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
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会熟练地读26个英文字母。
2.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会写英文字母,并会区分书写上形状相似的字母。
能力目标
1.学生能读写全部英文字母。2.学生能初步拼读单词。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游戏与操作过程中对学习英文字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单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读写英文字母,区分形状相似的字母。
(三)教学难点:
默写字母和拼读单词。
教法设计:讲授法演示法游戏体验法
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卡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1)复习导入:引导复习学过的常用单词与对话。
(2)认读字母:
1.多媒体出示26个英文字母的示范读音。2.打乱顺序指读。
3.读单词。4.根据老师和同桌的读音找出相应的字母。
(3)识记字母:
1.出示多媒体课件。2.出示形状相似的字母并教顺口溜。3.示范做肢体游戏。
4.让同学们根基刚才所学默写字母。5.检查与评价学生的默写情况。
(4)结束新课:1.谈谈收获。2.播放视频ABC歌。
板书设计:
学习26个英文字母
1.认读字母
2.识记字母
3.谈谈对学习英文字母的感受
26个英文字母拼写
设计意图
英语学习历来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打造一口流利英语使每位家长对孩子的希望,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儿童快乐学习和快乐成长。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将字母的形象和形似的动物、物品结合起来记忆。
2、鼓励幼儿大胆与字母对话、做动作,借以记住字母。小精灵儿童网站
活动准备
24个英语字母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卡片,向幼儿展示图片的一面,在引导幼儿记忆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与其对话。
1、你看到了谁?它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大胆的做出来。
2、它喜欢吃什么?它的好朋友是谁?你想和它说什么?热情地和它打个招呼吧!
3、 做的动作、记忆动物、物品的形象。
二、出示卡片,向幼儿展示字母的一面,引导幼儿将图片与字母形象挂上钩。
1、引导:天黑了,朋友们要睡觉了,它们脱掉了漂亮的衣服,你还认得它吗?它是谁?
2、鼓励幼儿大胆做动作,帮助记忆。
三、游戏:
看谁说得快,看谁做的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学过的声母卡片。
2、抽读带声调的单韵母卡片。
二、学习声母“z c s”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1、出示书中“z c s”与“a e u”组成的音节,让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
2、同桌同学互拼,相互纠正。
3、指名拼读,比一比谁拼得最准?
三、创设活动情景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一)学习音节“zi”
1、请一个学生拿着水抢滋水,让学生说一句话。
比如:z z同学在滋水。
2、问:“滋”的音节是什么呢?带着“z”头饰的学生说:“z的音节就是我”。说完,教师带着“i”的头饰,说:“z是声母,不是音节,要想给‘滋’注音,必须要我这个单韵母i 来帮忙,就成为了音节zi ”。教师板书:“zi”
3、教师范读:声母“z ”和音节“zi”,让学生听听有什么区别?
4、教师强调:只要把声母“z”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音节“zi”的音,这叫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直接读。
5、学生练习 读,体会它们的区别。
6、教师板书“zi”的四声,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7、教师强调: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注意在“i”上标声调时要去点。
8、学生练习 读“zi”的四声。
9、用“zi”的四声调组词或说句子。
(二)学习音节“ci si ”
1、师说:我们都知道“c s”是声母,不能给汉字注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发“刺、词、丝”等的字,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
2、师板书:“ci si ”。
3、能用学习“zi”的读音方法试着读读“ci si”吗?
4、学生练习 读,教师纠正。
5、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6、指名读。
7、学习“ci si”的四个声调,通过组词巩固音节的发音。
四、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把你会读的音节画下来读一读。
(3)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
(4)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学生读儿歌。
(5)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z c s”,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并能读准它们的四个声调,真棒!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的学习字母rst的正确读音,初步了解单词ra it star tea的含义,发音基本准确.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歌曲what would you like?
3、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rst 字母卡,ra it star tea的图片 cd
活动过程
一、问候
t:good morning,everybody
二、新授
1、出示字母图片让幼儿猜
t:look,what is it?guess
2、幼儿猜出或猜不出后,就完整出示卡片,并教会幼儿正确读音。
t:ok ,it’s r
游戏:将字母卡rst依序贴在白板上,老师带读数次,再调换字母卡的顺序观察幼儿是否能认识正确的字母。
3、教会正确读音后可以配合动作加深幼儿记忆
ok,let’s do together
(如此类推,教授rst)
4、情景表演(老师带兔子、星星的图片出现)
t:o ,who is coming? ra it star 教会幼儿正确读音
t:o ,look at 冯老师,what’s in his hands? tea教会幼儿正确读音(引导小朋友做拿起杯子假装喝一口。
5、游戏 i am home (听音乐随便叫某个幼儿的名字,由吴老师做暗号,听到暗号后停下来做动作r r (发音)ra it) 如此类推
t:ok ,now let’s play together
(时间长就直接到good bye sony )
三、复习歌曲what would you like?
ok ,now listen to the radio
四、good bye sony
一、老师自我介绍:
周老师身高164cm,体重50公斤,年龄几岁,喜欢听音乐,看电影……
指名自我介绍。
二、猜谜导入:(课件出示)
3、6、9、a
0.3、0.4、0.5、0.6、x、、N、、
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字母)
请你来猜猜这些字母表示的是什么数?
师:看来同学们还是很有办法的,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刚才那些字母只能表示一个数,所以我们说字母可以表示特定的数(板书:特定的数)我们再来看。
(一) 教学探究用字母表示式子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1、 出示1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提问:摆1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用几根小棒?(板书: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出示2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提问: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可以列怎样的乘法算式呢?(板书摆2个三角形用2×3)
继续依次出示3个、4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启发学生用相应的乘法算式表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并作适当的板书。
2、 组织讨论:你也能照样子提出一个问题吗?(如果有学生自己提出要摆a个三角形所用的小棒要几根?就让学生根据这类问题列出算式,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来提出)板书:a个三角形用a×3根小棒
追问:“a个三角形“究竟是几个三角形呢?引导学生得出这里的a是指任意一个自然数。(板书:变化的数)说明:字母有时候可以表示特定的数,有时还能表示变化的数。
3、小结:你觉得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有什么优点?
师:看来字母的作用真大,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板书:优点 简洁)
3、 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4、 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曾说过。
(出示: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
这种关系我们在数学上就叫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
(1)我用字母b来表示某某的年龄, 现在老师要告诉大家我的年龄比她大20岁,那b+20表示的是谁的年龄?(老师的)
让我们将时光倒流,当某某的年龄是1岁时,老师的年龄(b+20)是多少?当b+2、3、4、……时。让我们再来畅想一下,当b=20、30、40时,b+20就是…?
那b能否等于200呢?(指出:在这里,b表示的是变化的数,但是却不能表示任意一个自然数)
现在老师用x来表示我的年龄,怎么表示某某的年龄呢?(板书:x-20)为什么?
⑵叙述数量关系。
我们再来学校兴趣小组的情况吧:
【课件显示:书法组比美术组多6人,书法组有(24+6)人
舞蹈组比美术组多9人,舞蹈组有(24+_9_)人
合唱组比美术组多x人,合唱组有(_24_+__)人。
指出:24+x表示的合唱组的人数,我们只要知道x等于多少人,就能知道合唱组的人数了。(课件出示:当x=10时,你能知道些什么?
通过交流明确:根据x=10,可以知道合唱组比美术组多10人,还可以知道
追问:34是用哪两个数相加得来的?“24+x”中的“x”换成了哪个数?“24+x”的值是多少?如果x=14的"话,“24+x”的值是多少?想一想这里的x除了可以是10和14,还可以表示其他数吗?
(2)小结。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有什么优点?(比用语言叙述简洁多了—)。(板书:简洁、便利。)
6、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自学简写规则。
【课件显示: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我们学过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计算公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C=a×4、S=a×a)
关于用字母表示数还有更多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6页,自学例3。看看书上介绍了哪些简写的规则。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课件显示:数和字母相乘a×4= 4·a=4 a;
1和字母相乘1×x= x;
字母和字母相乘a×b= a·b=ab;
两个相同字母相乘a×a= a·a= a2,a2读作a的平方。】
你现在会简写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自己在下面写写看。(板书:C=4a、S=a2 。)
(2)抢答。
其他含有字母的式子你会简写吗?试试看。比比谁的反应最敏捷。
【课件显示:将这些式子用简便的写法表示出来:4×b、x×5、a×c、1×x、x×x。】
(3)小结。
同学们真棒,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也充分体会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便利。
三、趣味应用,综合提高。
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结束,但给我们留下了好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次来到世博园去看一看吧。
1、猜年龄。城市未来馆的机器人首先出了个题考大家。
【课件显示:同学们好,请你们来猜猜我的年龄,今年我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我的岁数是( )。】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案。)
2、填空。
【课件显示: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①一件世博纪念上衣a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②2路公交车上原来有35人,到一车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3、自主提问,解答问题。
【课件显示:“世博会”平面图。】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出示苹果a个,橘子比苹果多4个,可以怎么表示橘子的个数?苹果比橘子少5个,橘子是苹果的3倍,橘子是苹果的一半呢?
5、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关系填表。
6、编唱儿歌。
最后,让我们到音乐广场轻松一下,看一看合唱团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出。
【课件显示并伴唱: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
(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我们一起来说说这首儿歌。
随着青蛙只数的增多,这首儿歌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你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表示出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呢?(从这些式子里可以看出嘴的张数和青蛙的只数一样,眼睛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腿的条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显示:(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掌握了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说这首儿歌肯定会方便得多。
四、全课总结,纵深延伸。
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一个新本领——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非常简洁、便利。)你们今天很了不起,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其实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件不容易的事。你知道是谁最早使用字母表示数的吗?他就是代数之父——韦达(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热词搜索: 汇编 教学课件 字母 字母教学课件汇编6篇 字母教学课件(汇编6篇) 字母教学课件ppt下一篇:辩论赛主持人演讲稿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