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给孩子讲宇宙故事》有感范本900字左右免费下载(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时候,头顶的神秘星空让我们好奇:夜空中的星星有多少颗?月亮上是否真的有嫦娥,有玉兔?她们孤单吗?隔着遥远银河的牛郎织女,他们真的能每年相见吗?
长大后,浩瀚的太空又让我们深深着迷:宇宙有多大?如果有尽头,尽头的另一边的事物是怎样的,尽头的尽头呢?
科普宇宙,是给孩子们种下学习和探索的种子,并为他们的学习不断提供能量和动力。好比发现宝盒,又被新的发现更正,甚至推翻,看似徒劳的工作,在层层积累的基础上,一点点地、一点点地逼近宇宙的本质,这个过程让孩子们具有与众不同的心胸和视野,成为有宇宙格局的人。
这本书就是佐藤胜彦博士写给青少年的优秀科普读物,日文书名叫《14岁开始的宇宙论》。宇宙论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是思考“宇宙整体”的学问,这本书把深奥难懂的知识讲得简单易读、生动有趣,通过回顾宇宙的诞生,讲述宇宙的现在,预测宇宙的未来,带领我们踏上一场横跨138亿年的壮阔宇宙之旅。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中国古籍《淮南子》中就指明了“宇宙”就是所有空间与所有时间合并在一起。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了月球上的山峦和峡谷,看到了无数星辰集合成的银河,并开始相信“日心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奠基人。狭义相对论,解释了“速度越快,时间的流逝越缓慢”;
广义相对论则解释了“重的物体会大幅度扭曲周遭空间与时间”。广义相对论中时间扭曲就是时间流逝速度变慢,“引力越强,时间流逝得越慢”。现在我们用的GPS就是根据这两种相对论做了时间偏差调整,可见生活中享受的科技服务也离不开相对论的支撑。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提出了宇宙模型,即“宇宙永恒不变,保持固定大小”。天文学家哈勃通过不断发展的望远镜技术,发现了星系在运动中远离地球,并且退行速度与星系和地球间距离成正比,星系距离越远,星系退行速度越快,从而得出了宇宙膨胀的结论。爱因斯坦表示“引入宇宙常数,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否定了这个让他建立宇宙模型永恒不变的因数,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体现了科学家的求实精神。
随着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来“大爆炸宇宙论”。伽莫夫指出宇宙曾是个超高温火球,不断膨胀降温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当时还没得到大部分科学家的认可。后来随着射电天文学和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了“直射光”化石,证实了宇宙曾处于高温状态,证实了伽莫夫指出高温的想法是正确的。
令丰臣秀吉惊慌不已的米粒“翻倍游戏”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解释了宇宙的“暴涨理论”。在宇宙诞生后,发生加速膨胀,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形成了超高温的火球宇宙。人造卫星“普朗克”观测到的背景辐射及后来原始引力波的发现更加完美地证明了“暴涨理论”的正确。
暴涨膨胀是宇宙诞生后的事情,那宇宙的起源呢?有假说提出我们的宇宙能够“多重生产”,也许我们的宇宙是某个“母宇宙”的子孙呢。霍金提出宇宙在虚时间中开始,没有起点,也没有尽头。也许宇宙就是从“虚无”中诞生的。通过人造卫星的观测,我们熟知的仅有5%左右,剩下大部分暗物质和暗能量还未知晓。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新的宇宙观“膜宇宙论”引发热议。通过量子引力理论的“超弦理论”,认为物质的终极微观构成要素是超微观的“弦”,可以在九维空间运动。我们身体的所有基本粒子都附着在三维的膜上,无法挣脱,只能认识三维空间,如同一个漫画角色被画在二维的纸上,一直被困在二维的世界中。
“世界和宇宙正因为充满谜团,所以才格外有趣”,科学家不仅对宇宙的过去研究思考,还对宇宙的未来进行一些预测。1000亿年后,我们将只能看见自己的星系,100兆年后,所有恒星都将燃尽。直到最后宇宙迎来“永恒的垂暮”。生命终将走向寂灭,宇宙不断走向消散和混乱,而生命是逆向而行的,对科学和未知的探索,人类终将永远在路上。
至此佐藤胜彦博士用浅显明了的笔墨,串联一个个故事、假说等,借以简易模拟分解图,给我们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宇宙的故事,青少年们即便第一次阅读,也能轻松感受到“极简宇宙史”的魅力,来一场亲子阅读讨论分享也是不错的主意。
拓宽认知的大门,是一场持续的冒险,好奇和探索精神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内驱力,让好奇,探索,求知,思考……带着我们去了解一个个谜团,去揭开或是见证人类的奇迹。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普及科普,激发孩子们的求知和探究兴趣,让我们从分享好书开始。
相关热词搜索: 范本 给孩子 有感 读《给孩子讲宇宙故事》有感范本900字左右免费下载 读《给孩子讲宇宙的故事》有感范文900字左右精选免费下载 《给孩子讲宇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