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在省政府食安办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按照《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的要求,不断加强“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全程监管,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探索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努力打造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州有药品批发企业2家,药品零售企业165家,其中,药品零售企业130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5家。各类医疗机构109家,村卫生室265个;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69家,其中批发企业4家,隐形眼镜店6家,药品零售兼营医疗器械企业159家;医疗机构109家,村卫生室265个,2个美沙酮治疗点。有化妆品经营单位204户,其中专卖45户。
全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核定编制309名,其中州局机关38名,州食品药品检验所24名,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47名。公务员编制217名,事业编制75名(包括自控编制33名),工勤编制17名,目前到位275名,其中公务员196名,事业编制57名,工勤编制22名。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各县已挂牌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3县实行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市政综合执法部门“四合一”,州府所在地**县实行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三合一”。各县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按照“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和“四有两责”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各监管部门职责,建立相应责任制度和工作制度,为食品安全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乡村监管的“网底”进一步筑牢。各县普遍将乡镇市场监管所设置为副科级机构,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全州29个乡镇中,许多乡镇已挂牌设立市场监管所,配备了人员、房屋和办公设备,目前仅剩7个乡镇未挂牌设立监管所。村级层面,全州26个乡镇270个行政村,共聘请283名信息员,食品安全监管的“网底”进一步筑牢。除**县外,**县、**县、**县将乡村信息员报酬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机制。
1.调整充实州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我州参照《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增加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其成员和职责的通知》(云食安委发〔2016〕6号),调整充实**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增加州中级人民法院、州人民检察院为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成员单位增加到28个。并根据部门职能职责的调整变化,进一步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
2.规范各项工作制度。立足于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不断修订完善州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联席会议、形势分析、信息报告发布、宣传教育培训、举报投诉处理、联合执法、黑名单管理、督查督办机制、责任追究、专家委员会、工作绩效评估考核等制度,制订下发了州政府食品安全办发文办理流程及职责分工,有效规范了工作运转程序。
3.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省政府相关要求,及时制定了《**州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并以政府办文件怒政办发〔2016〕52号印发。按照《**州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试点实施方案》,在**、**、**、**4县全面开展试点。同时充分发挥州政府食品安全办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信息报送、联合执法、督查考评作用,及时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突出问题,牵头抓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我州集中开展校园及其周边、食品添加剂、农业投入品、食盐质量安全、农村食品、餐饮具等6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加强对“四品一械”的日常监管,加大飞行检查力度,认真开展问题疫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
针对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节日期间食品消费特点,在全州范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消费量大的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和旅游景区餐饮店进行风险排查。对存在问题的食品经营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确保群众节日期间食品安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采取事前预先介入,事中驻点监督的方式,顺利完成了“两会”、高考、汪洋副总理视察**等重大社会活动保障任务。出动执法人员2634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堂等5683户次,查获各类不合格食品576公斤(不合格的畜禽肉及肉制品130公斤),进行行政处罚3起。
一是加强食品药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全州共培训餐饮从业人员2621人,考试合格2621人,通过率100%。**县于3月28日至4月1日,采取分期、分片、集中培训方式,在各乡镇培训食品从业人员384人次。**县于5月13日在**会堂开展大规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并签订了责任书。**县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班,培训农、畜产品从业人员269人。**县与**理工大学质量发展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了每期5天的2期培训班,共57名一线执法人员进行了质量监管、食品安全、工商管理业务知识轮流培训。二是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科技活动周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咨询台、电视、板报等多种宣传手段全面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共布置展板28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100余份,发放围裙宣传品200余条,接受饮食用药咨询300余人次。三是重点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州政府食安办于6月13日举办了宣传周启动仪式,州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县政府和有关单位领导、州级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体职工、州级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100余人参加,时任州政府副秘书长胡学花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6月13日一6月27日,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局、卫生计生委、公安局、发改委、教育局、质监局、工商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10个部门,依次举办主题日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守法意识,动员全社会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强化媒体宣传力度。**广播电视台推出新《食品安全法》宣传专栏,以公告形式、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共报道食品药品安全主题报道和新闻23条,公告9条,新《食品安全法》宣传及解读专栏播出2期。**报社整合各类媒体资源,集中做好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其中,**大峡谷网刊登31条,《**报》刊登59条,爱在**微信公众号刊登36条,**大峡谷微信公众号刊登10条。全州在“三下乡”活动、《农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连环画系列故事》(傈僳语与汉语),农民宣讲团等宣讲和演出中,都将食品安全常识融入宣讲、小品、快板中,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三、自查评分情况
州食安办对照《2016年食品药品安全情况指标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通过自查,我州2016年食品药品安全自查评分为100分,加分3分,合计总分为103分。
具体自查项目及评分情况如下:
第一项组织协调赋分20分,自查评分20分。我州在201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食品药品安全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明确要求,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度2016年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并专门文件部署了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并向社会公布并组强实施。
第二项保障措施赋分10分,自查评分10分。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及重点工作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完成县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第三项建立完善制度,提升监管水平赋分15分,自查评分15分。一是建立了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和食用农产品的市场准入、产地准出制度;二是建立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诚信体系等制度,建立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责任约谈制度并落实了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三是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第四项深化治理整顿赋分20分,自查评分得分20分。2016年开展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方案、有落实、有总结。
第五项完善应急体系赋分15分,自查评分得15分。2016年制定和完善了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组建相应的食经品安全应急队伍配备专业的应急装备,并开展业务培训工作进行了四级应急演练。
第六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赋分20分,自查评分得20分。一是按时完成国家级、省级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监测;二是开展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三是建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四是推行食品、药品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五是加强药品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规范药品生产经营行为;六是监督、指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药品gmp、gsp等质量管理规范;七是推行新修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和《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第七项创新工作为加分项,自查评分得3分。2016年我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分别受到省部级通报表扬1次、受到厅局级通报表扬、奖励4次。(文件号:云办通[2015]53号、云教保[2016]11号、云食药监人[2017]12号、怒办通[2017]3号、怒委[2016]170号)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力量薄弱。频繁调整的机构改革,“三合一”、“四合一”的职能叠加,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流失严重,造成专业监管力量被“稀释”,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较为突出。乡镇监管所组建进展缓慢,机构人员、办公场所、设备装备不到位,食品监管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及时打通,导致“网底”不牢,广大农村存在监管盲区。
(二)执法保障薄弱。财政投入不足,工作经费匮乏,执法装备差,检验检测能力不足,针对食用农产品、肉食品、上市食品、假劣药品器械的检测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监管业务需要。
(三)产业基础薄弱。食品产业发展滞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小餐饮、小作坊、小摊点在食品行业的占比偏高,“小、散、乱、差”的问题突出。无证学校食堂、农村自办宴席、小作坊难以监管;乡镇无定点屠宰,农村肉食品安全隐患突出。
(四)主体意识薄弱。部分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卫生意识淡薄,主体责任缺失,诚信体系尚未从根本上建立。广大农村群众不具备识假辩假能力,加之地处边疆民族地区,输入型安全隐患和少数民族饮食传统隐患同时存在。
五、2017年工作计划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州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六、对2017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的建议
(一)建议及早安排部署,把食品、药品安全两个工作目标责任进行整合,早签订,同部署,同考核。
(二)要统一考核口径,把年度目标责任书内容与考核评分标准相统一,利于开展工作,避免造成混乱。
相关热词搜索: 全州 食品药品 自评 考核 报告上一篇:夏季学校防汛自查报告
下一篇:公司团支部书记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