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县委班子全体同志团结协作,以加快xx赶超发展、富民强县为己任,认真学习践行“总干”精神,全力以赴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现将本人主要工作和自身建设情况述职如下:
一、坚持发展为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圆满完成了全年既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10.2%;财政收入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321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6元,同比增长13%。
一是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坚持用产业化思维和工业化理念,把企业和基地连起来做,把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连起来做,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八里桥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和内涵显著提升,菜博园建设初步成型,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顺利启动,设施农业实现上档升级。万亩肉羊养殖园区已具规模,羊博园项目加快建设,新增规模养殖场21个,培育规模养殖户560户,成功举办了中国畜牧业协会肉羊产业分会高层论坛。葵博园建设快速推进,向日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运行,葵花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高标准实施农田水利建设45万亩,开挖清淤排沟1150公里,改造扬水站25座,圆满承办全区农村土地重大整治工程推进会议,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围绕“五环”绿化工程,完成造林7万亩,实施通道宽林带绿化500公里,规模、速度和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先进单位。二是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围绕农业抓工业,围绕优势抓工业,全力做好内生和外引两项工作,以农畜产品加工、煤化工、清洁能源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工业总产值达到85.6亿元、增加值达到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1%、16%;来自工业的税收达到1.1亿元,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22%。实施工业重点项目23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晟宇一期30兆瓦光伏发电、正大xx万吨饲料等16个项目建成完工。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亿元,争取项目资金6.4亿元。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双降。三是快速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修编完成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方案,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启动建设,博物馆跻身全国3A级景区,成功举办了全区首届村道自行车大赛,县域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六大专业市场规划选址,汽车家居建材城开工建设,划行归市稳步推进,市场流通网络覆盖城乡,现代物流业破题起步。农村商业银行成功改制,中国银行挂牌开业,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黄河大桥支持性文件全部到位,刘召至海流图一级公路、250公里通村公路竣工通车,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以宜居宜业城镇为定位,构筑宜居城区,打造特色集镇,建设美丽乡村,努力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全年实施城建项目60项,完成投资14.5亿元。县镇村三级总体规划完成修编,规划引领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西区建设全面铺开,主干道路、水系景观、绿化亮化等设施配套完善,城区整体框架基本搭建。棚户区改造有力有序推进,依法征收房屋1750户、36万平米,被列为全市棚户区居民自主拆迁改造工作试点。做好“水、绿、文化”三篇文章,完成隆兴湖、鸿雁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基础配套和景观营造,新增公共绿地1750亩,建成一批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雕塑,城镇整体品位显著提升。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的村庄整治,建成各具特色的示范点90个,成为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塔尔湖镇、新公中镇永联二社被命名为自治区首批美丽宜居小镇和村庄。
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社会事业持续改善。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实事,惠民生,解民忧,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达到12.1亿元,同比增长33%,占财政支出的68%,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5%以内,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供养等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连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适时兑现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通讯补贴,发放各类惠农资金1.8亿元。开工建设廉租房和公租房154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800户、生态移民1300人,切实改善了城乡群众居住条件。供热问题有效解决,供水工程取得重大进展。高度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xx一中高考成绩保持全市前三,职业中学对口高考、中考满分生比例稳居全市首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力开展“平安xx”建设,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深化“三联六调”工作机制,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坚持党建为基,保障能力加快提升
一是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强化。积极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各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完善县委决策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规定,狠刹公款吃喝、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全面规范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使用管理,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推出乡镇工作实绩差异化考核办法,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建“三个一”工程、社区“三有一化”等特色活动富有成效,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四联四包双助双扶”“三同”等活动,为群众办了一批好事实事。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构建起统筹城乡的党建新格局。
三是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三防六控”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加强对科级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净化了党员干部“社交圈”和“生活圈”。实行严格的“三重一大”、党务政务公开等规定,真正做到了按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严肃查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案件,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坚持务实提高,自身建设进一步强化
一是加强党性修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服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确保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注重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深入研究和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领导改革发展的实际能力。
三是保持优良作风。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积极倡导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对已经部署的工作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市委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了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
一年来,虽然在领导地区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效,自身建设上有了新的进步,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还需要深入学习研究;二是在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上仍需进一步提高等,这些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