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2012年教育局义务(学前)教育科述职述廉报告

| 浏览次数:

2012年教育局义务(学前)教育科述职述廉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科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二五规划”为主线,以“十大工程”为重点,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主题,以内涵发展为目标,继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促

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努力提升教育软实力,完成年度工作,现汇总如下,请予审核。

  一、业务引领,注重管理

  1、落实“减负”工作。一是组织学习,转变观念。在一学期一次的中心学校校长和初中校长例会以及期初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层层组织学习贯彻减负工作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切实提高"减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执行规定,规范行为。在工作检查中,大多数学校能够落实《温州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课程、

课时设置比较规范,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所进步,有教师、有检查、有考核。学校的办学行为比较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并严格控制班额。全区各校不以任何形式设

置重点班、实验班或按考试成绩分班排座,对新生实行“阳光分班”,体现教育公平,各校都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实施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得到充

分保证。同时,今年高中招生实行有50%比例保送生和定向生分配到各初中的中招政策,保送生实行等额推荐,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盲目择校的局面。在10月份市

教育局组织的课程设置和减负工作专项督查中,认为我局该项工作理念正确、措施到位、效果较佳。

    2、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轻负担高质量”市联系街道2个、市联系校4所、区联系校10所,建立局级层面联系制度和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联系制度,对各联系点实行行政重点推进和业务具

体指导相结合。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管理的专项系列活动,健全、改革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校本研修指导工作,致力教学规范提升工作;注重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对有效课堂的重

视,5月份在郭溪中学召开初中校长有效课堂研讨暨进课堂活动,分析“二模”成绩,研磨高效课堂,探讨校长应有的教学质量关注度,牢固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质量意识;通过努力,今年中

考成绩处于全市中上水平,小学办学整体质量社会满意度较高。

  3、推进小班化教育。制定出台《XX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学校抓住机会,积极推进小班化教育。在各次会议和一线调研中多次强调实施

小班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梧田二中、周岙小学等4所学校成为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后,支持学校开展探索研究,予以关注和指导;对在我区率先尝试小班化教育的丽岙侨中进行多次调

研,和学校领导、一线教师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小班化教育路上的收获和艰辛,区教育局9月份协办全市初中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会,丽岙侨中作经验介绍,区教育局和3所试点学校对主要做法和

成效以展板形式作工作交流,受到好评;在今年招生文件中,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采取严格措施,从严控制班额,扩大试点范围,优化教育布局。

  二、关注热点,规范办学

   1、努力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民办教育综合改革1+9文件精神。制定我区宣传落实文件,参加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例会7次;对8所首批推进单位做好服务指导,完成事业单位登记工作

,与人力社保部门共同制定最低工资指导线并于9月份开始实施,排除困难、多方设法使试点单位具备政府购买服务的前置条件,落实民办教育奖补专项资金和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部分数额。

  2、积极做好招生工作。遵循“相对就近、免试免费、阳光招生、常态编班、适度从紧”的原则,深入调研、充分论证、五易其稿,为区政府提供相对科学的招生实施办法;通过媒体、网

络、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多番宣传招生新政的精神,规范程序、严格条件、严肃纪律,做到阳光招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接待家长咨询、接听来电解惑、回答热线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

到有访必答、有信必复、有报必查、违纪必处,实实在在维护每一位家长的合法权益,也使招生工作主动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同时,认真做好7月16日等9次《市长专线》、7月29日和9月13日

《行风热线》接听答疑及回复工作。区政协9月20日对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该项工作受到肯定。

  3、规范行政审批工作。一是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制定出台《XX区教育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在区审管办指导下,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把行政审批流程装订成册以备查阅

,坚持“精简、统一、高效、便民”的原则,认真制定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表(共39份),规范了“受理、审核、公告、审定、送达”等流程的操作,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如首

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承诺办理制等,同时将有关审批事项的名称、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和需提交的材料等,采用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便民手册、区教育网等

形式予以公开。一年来,受理学前民办学校设立、变更等14项,按期完成14项;受理教师资格认定154项,准予受理117件,不予受理37件,按期完成154件。同时为提高行政审批实效和透明度

,尝试进行联合审批办法。二是依法行政,规范办学。做到既简化审批程序,又严格准入条件,对每一所申报幼儿园的筹设情况都进行过多次现场勘察指导,认真核实申报材料,符合条件的逐

级报批;能够深入调查,及时掌握非法办学情况。综合整治无证教育机构,在区政府重视和协调下,紧紧依靠当地镇街政府,会同公安、民政、消防、工商等部门对9家无证全日制机构进行联

合执法行动,停办7家,搬迁规范2家,在消除隐患、良性引导各方面起到较佳作用。

  三、注重公平,促进均衡

  1、科学推进集团化办学。注重对教育集团的管理工作指导,2月份对三个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历时三天,同时汇总完成调研报告,以备区教育局决策参考;出台温瓯教义

〔2012〕10号《关于做好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推进工作的通知》,整理分析小学教育发展联盟计划书,指导联盟工作项目及专题的确定和实施;分别到瞿溪、郭溪、仙岩、梧田、茶山、南白象等

联盟开展调研指导;10月份在郭溪燎原小学召开以“基于均衡发展的教育改革”为主题的联盟工作例会,总结交流前阶段工作经验,明确下阶段工作方向;编辑完成3期联盟工作简报,各小学

教育发展联盟计划科学、措施落实、活动丰富、亮点纷呈,取得预期效果。

  2、初步建立随班就读体系。保障“三残”儿童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学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0.12%,开始建立对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机制,注重对利宝特殊学校的扶持,加大对

该学校的投入和指导。积极落实随班就读机制,出台《XX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实施意见》,确定潘桥一小和泽雅一小为市随班就读试点学校,落实专项资金,做

到有师资、有专门学习档案、有过程记录、有资源教室,同时其他有随班就读对象的学校也做了有效尝试,10月份省特殊教育专家组到我市进行专题调研时,对该项工作表示肯定。

  3、积极稳妥地解决新居民子女入学问题。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按照“就近入学、统筹安排”的要求,广泛接纳具备政策条件的新居民子女

入学。2012年全区共有62所公办学校接受新居民子女入读,截至学期末,在我区就读的具备政策条件新居民子女共22661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22656人,入读比率达99.98%。

  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在新的一年中,我科室将在深入实施“轻负高质工作”、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落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等方面再下功夫、再做攻关,更好的为促进教育公

平均衡发展尽一份力。

                                                                                         二0一二年十二月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科 述职 学前 教育局 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