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学习十八大报告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 浏览次数:

学习十八大报告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是在中国社会思潮多元,利益格局多变的环境下举行的一次中共重要政治会议,因此备受关注。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充分展现出我党的胸襟、勇气、自觉。世界欢迎一个开放而繁荣的中国,十八大则庄严宣告,中国有信心和底气把中国“正能量”传向世界。

  直面热点难点,传递“勇气”。十八大报告说,“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15日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面对中外记者时的讲话更意味深长,他强调,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从这些掷地有声的语句中,我们读出了我党敢于触碰现实问题,具有对敏感话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的勇气。从收入分配改革到干部财产公开,从反腐败到股市震荡,从政治体制改革到党的队伍建设,从养老到医疗,其坦诚不公的摆出问题,反躬自省,让我们看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希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需要这种敢于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勇气,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种坦诚形象彰显出党的执政自信,也让世界为之一振。

  发出改革攻坚令,传递“自信”。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在改革开放的前期,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走得较快,而以民主化进程弱化权力、监督权力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作时机选择,因此,中国面对的挑战,需要以更为开放,更深度的改革来应对。十八大报告实际上是一份执政党为兑现承诺发出的改革攻坚令。据统计,十八大报告中“改革”一共被提到86次,其中有2次提到“全面改革”,有5次提到“深化改革”,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面对举国关注的2020小康目标,“改变”依然被看作是通向这个目标的必由之路。30年改革开放成果显著,而巩固改革成果的首要就在于深化改革。中国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而改革越深入越容易触及利益关系。最初始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已延伸到了上层建筑,正在变得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与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面对一块块难啃的骨头,面对实践中的困惑与阻碍,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定了更为深度的改革开放总路线,就是要巩固取得的经济成果,并逐步取得政治成果,带领十三亿中国民众走向更为科学的发展道路,树立执政党在民众中的威望,巩固执政地位。这是我党的自信,也是对人民的承诺,更是对世界的诏告。

  部署民本行动,传递“温暖”。民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民生连着国运,国家建设得好不好,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就专门用一个部分的篇幅描述民生和社会建设,谋划未来、凸显民生的声音之洪亮,让民众顿觉温暖、振奋。特别是“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更是凸显了从追求经济总量到注重经济总量增长与收入分配并重的转变,体现了党中央把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了民生问题,放在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然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指的“建成”不仅需要经济建设的成就,还需要生态、社保等综合配套,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精神需求;通过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通过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党的十八大,为人民描绘的一幅小康社会的清晰图景,高度契合了民众和代表的期望。

  我们欣喜的看到,十八大为美丽中国释放出了社会正能量,因为这份勇气激励我们,这种自信鼓舞我们,这样的温暖感动我们,我们有义务去传递正能量,放大正能量。让我们一起用正能量为我们的美丽中国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中国 美丽 报告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