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监局副局长学习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数次会议,总要提出一个未来五至十年或更长一段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这已成为惯例,这次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也不例外。但是这次提出的这个目标有特别意义,个人粗浅地认为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目标的确定性比较强,既有定性又有定量。小康社会在2020年安全的建成,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就是实现100%的增幅。
第二,中国从世界经济总量上看,十六大期间排名世界第六,十七大排名世界第三,2012年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尤其是近年来总量上升很快。在世界经济下滑,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大萎缩,欧债危机、欧元区经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实现经济增速迅猛的势头及其不容易。现在又提出这个目标,一方面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共产党执政的自信。
第三,经济总量翻一番,前几次党代会都提出过。那时候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是靠资源拉动,比如矿产资源、国土资源、人力资源成本较低。二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产生了许多人与自然的冲突。这次翻番明确要求“五位一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到“五位一体”,这说明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突出。
第四,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个目标实属不易。一方面中国仍然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存在,富裕人口比例1%都不到,实现翻番的重点是中间阶层,这个量是非常大的。可以说这项任务是艰难的,关系到能否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之,未来十年中国的第一目标从时间、总量、难度和跨度上分析,却有艰巨的挑战。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家统计局公开信息显示:2010年期末数字为40.3万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9992元。从2011年到2020十年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2011年增长率为7.8%,2012年目标为7.5%。在目前经济困难、不利因素有增无减的条件下, 7.5%的目标能否实现仍未可知。最近有资料显示经济已经企稳回升,有望实现7.5%的目标。但从增速上看,连续两年已成递增状态,未来亦未可知,困难是很大的。
大家知道,十七大之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一是投资,二是出口,三是消费,俗称“三驾马车”。十七大以来,我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拉动内需上,实际上已经“两轮驱动”。随着房地产紧缩改革的出台,近年来实际上已经是“一枝独秀”了。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到位。主要依靠“消费拉动”,不解决中间阶层收入不高、消费“乏力”的状况,就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所以,总量增长最根本的要依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从增长率上分析,要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年均增长率从2011年开始每年要达到10%,但是连续两年已不足8%。因此未来十年工资增长的水平和幅度每年应不小于10%,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80.6万亿,人均收入达到59984元,即人均6万元。总量超过美国,世界第一,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从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看,美国制造业(PPI)数值低位徘徊,新兴经济体(金砖四国)增速放缓,欧元区经济危机重重,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和希望。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措施是什么?
李克强最近在调研工业工作时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要实现未来十年中国的第一目标,依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根本要求。
第一,改革已到关键时刻,不进则退、必然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只有改革才有发展动力。
第三,改革的成果由全民分享,实现全民红利。
具体措施:一方面要推动新“四化”建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使三个产业轮番驱动。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水平要大力提升。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经济改革要保持连续性,防止大起大落。价格水平(CPI)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在可控范围。保持稳健、增强灵活性,更多地扶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分配制度上,增加初次分配的比重,在再分配过程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
所以,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困难很大,任务艰巨。能不能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实现第一目标,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不懈怠,不折腾,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增强社会情感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保持煤矿安全稳定发展持续发展是为经济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同时,煤矿安全监察员也要在发展过程中分享改革发展的新成果,增强幸福指数。
但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原则。因此我们还不能坐享其成,还需要扎实勤奋地工作,获得改革红利。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出发,我们也需要不断完善工作的机制和体制。
第一, 要建立全方位的工作评价机制。
第二,要建立初次分配的新形式,让煤监机构参与到煤矿的初次分配中去。
第三,要加快工资结构性改革,更加合理地解决工资分配问题。
第四,要完善福利制度,增加个人从事煤矿安全工作各方面的保障。
第五,要在增强工作意识、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增强幸福感。
我们期待着2020年的到来,我们期待着煤矿安全形势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期待着幸福指数的大幅提升。
最后,谢谢各位,你们幸福了吗?
上一篇:2012年财政所所长述职述廉报告
下一篇:财政工作者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