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农业政策频出,中央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政策信号更加明确有力,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今年一季度,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先后上涨。3月份小麦、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玉米的市场价格分别同比上涨8.33%、10.88%、11.35%、12.53%、17.57%;全国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均出现下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还是很大;鸡蛋、活鸡和西装鸡价格分别上涨5.3%、18.0%和22.3%,蛋雏鸡和肉雏鸡价格分别上涨16.2% 和40.0%;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56.0%和49.1%;蔬菜批发价格回落,但一季度平均我国蔬菜批发价格上涨幅度仍然较大。2008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出口额为93.5亿美元,同比增长9.6%;进口额为130.1亿美元,同比增长61.0%。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4.6亿美元的顺差变为36.6亿美元的逆差。
第一部分 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年初,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2月中旬,国务院召开会议对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3月下旬,召开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出台十项新的重要政策措施;4月初,国务院又在山西召开春耕生产和农业工作座谈会,进一步部署安排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中央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政策信号更加明确有力,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农业基础,着力抓好农业抗灾救灾和春耕生产,努力促进农产品稳定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一、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面对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级农业部门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积极投入农业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3月底,受灾地区累计补种改种农作物2932万亩,完成计划的75.6%,其中蔬菜1724万亩,超额完成计划;修复灾毁蔬菜大棚等生产设施213.8万亩,完成计划的99%;改植新植果园28万亩,完成计划的32%。修复加固畜禽圈舍1387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70%。修复受损渔业基础设施9.5万处、池塘1156万亩、网箱322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70%以上。
二、小麦长势良好、油菜苗情明显好转
针对部分越冬作物冬前苗情差、受冻重的严峻形势,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加强春季田间管理,冬小麦苗情进一步升级,油菜苗情也好于前期预计。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冬小麦面积达3.24亿亩,比去年增加90多万亩;冬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2.3%,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旺长面积661万亩,减少4039万亩,为夏粮再获丰收奠定了较好基础。冬油菜面积1.01亿亩,增加1050万亩。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各地切实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油菜苗情明显好转。目前一、二类苗比例达75.2%,比3月上旬提高4.3个百分点。考虑到面积增加等因素,如后期不再发生大的灾害,今年夏收油菜籽产量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春播进展总体顺利。据农业部调查,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100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略增,13个粮食主产区增加760万亩左右。春播进度比上年同期稍快。截至4月8日,全国已春播农作物2.38 亿亩,完成计划的19.3%,比上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其中已播粮食1.24亿亩,完成14.9%,比上年同期快0.8个百分点。
三、“菜篮子”产品生产稳步发展
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蔬菜、生猪、奶业、水产品生产恢复发展,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蔬菜恢复较快。改种补种的蔬菜已有1200多万亩陆续上市。通过改种补种可增加蔬菜供应2440万吨,基本能够弥补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加之南菜北运基地和北方设施蔬菜批量上市,蔬菜供应量明显增加。
——生猪生产继续恢复发展。据农业部对20个生猪主产省60个养猪大县的180个行政村、1800个规模养殖场、1800个散养户的跟踪监测,一季度生猪存栏、出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分别增长10.6%、10.1%和24.7%。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的比例达10.4%,略高于常规比例。此外,牛羊肉生产稳定发展,牛、羊肉产量分别为240万吨和132万吨,分别增长3.6%和0.4%。
——奶业生产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奶牛存栏1545万头,同比增长9.9%;牛奶产量850 万吨,同比增长11.8%。随着原料奶价格的合理回升,奶牛养殖收益稳步增加。目前,饲养一头单产5 吨的奶牛可盈利2500元,同比增加1500元左右,奶农养殖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奶业发展形势总体较好。
——禽蛋生产稳定增长。禽蛋市场供应充足,今年一季度禽蛋产量692万吨,增长6.2%。禽肉生产平稳增长,今年一季度家禽存栏和出栏同比分别增长2.0%和3.0%,禽肉产量490万吨,增长2.9%。
——水产品生产平稳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国水产品产量804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海洋捕捞202万吨,同比持平;海水养殖产品172万吨,增长3.5%;淡水产品产量430万吨,增长1.2%。
四、农产品市场价格总体趋于平稳
在遭遇严重冰冻灾害和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国内农产品市场没有出现脱销、断档的现象,价格也随着生产恢复呈逐步回落趋势。据农业部监测,3月份小麦、玉米和稻谷三种粮食市场平均价为每百斤85.1元,同比上涨10%,环比下降0.2%。至4月初,全国猪肉批发价格连续6周回落,每公斤下降到22.8元,比春节最高时回落4%。蔬菜价格也呈明显下降趋势,8种蔬菜(大白菜、西红柿、黄瓜、茄子、青椒、豆角、土豆和芹菜)平均价为每公斤3.3元,连续三周下降,比春节最高时下降约25%。
五、农产品贸易大幅增长
今年1~2月,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46.7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出口63.0亿美元,增长7.4%;进口83.6亿美元,增长77.4%。进口大幅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粮油价格急剧攀升。粮食出口得到有效控制。谷物出口67.3万吨,下降71.5%。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额44.5亿美元,其中食用油籽(主要是大豆)进口572.1万吨,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增长53.2%和167.7%;食用植物油进口126万吨,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增长7.3%和79.7%。园艺产品保持增长,蔬菜、水果出口额分别增长4.1%和23.4%。
六、农机产销、农垦经济、乡镇企业快速增长
今年中央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比去年增长一倍,有力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农机市场产销两旺。截至2月底,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产量同比增长20%以上。农垦经济平稳增长,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80亿元,同比增长9%。垦区现代农业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乡镇企业运行平稳,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顺利,一季度实现增加值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大
因灾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消毒工作及时开展,春季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前启动,免疫和监测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周边国家疫情频发、国内部分地区遭受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情况下,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疫苗生产抓紧进行,疫苗调拨及时到位,能够满足春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的需要。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工作和“保生物安全、创平安奥运”专项行动全面启动。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农业 季度 报告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