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俗话说,富贵过不了三代。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只可惜中年早逝。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其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不准子女斥仆佣、轻慢邻居。在家教育子女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在封建社会谋出路的捷径就是做官,当时官僚子弟都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
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
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
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
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
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
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
思择善而约守之;
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
二曰主敬则身强;
三曰求仁则人悦;
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
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
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
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
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
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3、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4、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3、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5、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2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2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
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
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
为善也;
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
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条:
①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
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②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③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④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⑤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⑥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⑦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⑧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⑩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⑾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⑿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篇二: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國藩家訓語錄30條
1、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
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
有志則不甘為下流,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
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
今日我以盛氣淩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淩我之身,或淩我之子孫。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5、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
大地數萬里無有紀極,人于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
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
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
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
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
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獨則心安;
二曰主敬則身強;
三曰求仁則人悅;
四曰習勞則神欽。
8、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
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寫字,凡事都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9、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煙,洎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余偶談、讀史十面、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于逸而憚于勞,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
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
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于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12、三樂:勤勞而且憩息,一樂也;
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樂也;
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13、八德:勤、儉、剛、明、忠、恕、謙、渾。
14、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16、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嘗謂余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訣。
17、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18、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20、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22、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
23、讀經、讀史、讀專集、講義理之學,此有志者萬不可易者也。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然此亦僅為有大志者言之。
24、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恒。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
25、諸弟在家教子侄,總須有勤敬二字。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讀書之種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禮義之旗幟也。
27、讀書如譬若掘井,掘數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見泉。讀書總以背熟經書,常講史鑒為要,每日有常,自有進境,萬不可厭常喜新,此書未完,勿換彼書耳。
28、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
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
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
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
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觀密微,二者闕一不可。
早起: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葉為率。
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
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眈著,最容易溺心喪志。
作字:早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30、修身十二款:
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裏;
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篇三: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识己?修身齐家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
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二句,所谓守约也。
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
棘手事,需耐烦。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心至苦,事至盛。
精神愈用则愈出,智慧愈苦则愈
明。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难。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得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
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私心自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渐弱。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凡世家弟子,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
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
头。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禽里还人,静由敬出;
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
有衰象。
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思与学不可偏废。
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
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
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为人须先立坚卓之志。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
相关热词搜索: 家训 名言 曾国藩下一篇:激励学生励志上进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