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2013年移民开发事业局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 浏览次数:

2013年移民开发事业局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

  2013年,XX县移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有关移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届三次全会、县“两会”精神,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环境得到保护”的工作目标,立足于《小湾水电站招标设计阶段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报告(审定本)》,结合开展“四群”教育活动,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扎实开展了县内移民安置工作和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工作,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实施,确保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安置点建设
  1.岔江新区安置点:安置对象是小湾水库失稳区的八字耳朵村90户355人。根据总体规划,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和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岔江新区户型设计为二层庭院小楼,采用连排形式,坚持户型统一、风格统一的建设标准。A区房建工程30户已完成主体房建设,19户具备入住条件,已有12户搬迁入住;B区于2月5日完成44户宅基地划分到户。目前,43户自建房工程已全部开工,其中2户正在进行基础建设,4户完成一层板面浇灌,16户完成二层板面浇灌,18户进行装修,3户完成装修。目前,安置点下拨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资金84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费588万元,累计完成国家投资部分约1435万元。
  2.瓦木自安置点:安置对象是瓦木自大、小村淹地影响移民51户161人。安置点工程建设工作于2012年3月动工,到2013年6月30日,完成51户移民自建房,主房建设全部完工转入房屋装潢装修,有12户移民已搬进新居。已完成安置点村内供水、供电工程。现正着手解决安置点村内道路、文化场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9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539万元,个人财产657万元。
  3.灵宝山、庚元平掌安置点:灵宝山移民安置点安置移民50户204人,生产开发和居民点建设规划总投资为1249.47万元。其中:移民生产开发项目规划投资809万元,居民点建设规划投资440.47万元;庚元平掌移民安置点安置移民48户187人,安置点生产开发和居民点建设规划总投资为1015.59万元。其中:移民生产开发项目规划投资680.48万元,居民点建设规划投资335.11万元;由于灵宝山、庚元平掌安置点安置方案变更,省移民局要求对该安置点增加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出来后要通过省级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又要通过州级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施工。目前,2个点已完成地质勘察、水保、环评、地灾和压矿报告编制及评审工作;完成庚元平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完成安置点移民个人财产调查复核工作;完成场外输电线路架设和输电线路占压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安置点初设已委托昆明勘察设计院进行,安置点林地报批手续已将材料上报省林业厅。
  4.分散安置工作完成情况:完成安乐村自行安置23户77人,投资417万元,其中基础设施149万元、个人财产268万元;完成熊家自行安置8户29人,投资140.4万元,其中基础设施55.3万元、个人财产85.1万元;完成货币安置3户5人,兑付资金31.6万元。
  (二)专项工程建设
  1.做好龙潭水库建设工作,严格按施工合同抓好龙潭水库建设工程管理。目前,该项目主要工程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561万元。
  2.扎实做好中华四级公路和码头的相关工作。四级公路已通过决算审计完成结算工作;孔雀轮渡码头按程序做好工程结算支付工作;四级公路弹石路面工程于2013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77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成,转入全面扫尾验收阶段,待施工方完善资料后可进行交工自验。
  (三)小湾水电站淹没影响区移民安置方案调整和移民生产生活补助费测算工作
  1.根据云南省移民开发局《关于对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淹没影响区移民安置方案调整的意见》(云移局发〔2012〕173号)、《小湾水电站招标设计阶段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报告(XX县分册)》和《云南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淹地影响区移民安置方案调整规划设计工作方案》及相关会议的部署要求,我局结合XX县实际,对涉及小湾库区淹地影响的82个村民小组开展了移民安置意愿、安置方式、库周剩余资源及环境容量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核实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完成了XX县小湾水电站淹地影响移民安置调整方案,并通过了云南省移民开发局的组织审查。目前,根据云南省移民开发局的审查意见和要求,经广泛征求移民群众和涉及乡镇人民政府意见,我县认真对原报告进行了修改,现已将XX县小湾水电站淹地影响移民安置调整方案上报大理州人民政府审查,再转报云南省人民政府审批实施。
  2.根据省州移民局《关于做好小湾水电站移民生产生活补助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大移发〔2013〕27号)精神,我县按照移民安置进度,结合库区实际,认真测算,制定小湾水电站XX县移民生产生活补助方案。全县2011年底县内已安置人口333人,生产生活补助资金779220元;未搬迁受影响部分生产生活补助资金15488604.23元,合计16267824.23元。现已报请州移民局和县人民政府,给予批准实施。
  (四)及时上报孔雀码头岸坡险情,积极争取工程治理
  2013年4月,我局在库岸巡查监测中发现,孔雀安置点西侧裂缝变化加剧。一是孔雀安置点西侧新增2处裂缝(一处位于孔雀移民安置点高位饮水池西侧,高程约1370米,裂缝长约50米,最大裂口约0.3米;第二处从杨文昌房后和熊富祥地口至孔雀移民安置点排水沟、攀枝花树,再至高汝伟后门出现横向裂缝);二是大瓦房新建街场西侧银锭山裂缝进一步增大,最大宽度已达0.4米;三是孔雀移民安置点共有10户移民住房和附属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开裂。我局对此高度重视,及时上报各级各部门,县人民政府县长、分管领导和碧溪乡人民政府、移民局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现场进行踏勘,并及时将险情报告州移民局、移民综合设代处、移民综合监理处、小湾电厂水库部。接报后,州移民局、移民综合设代处、移民综合监理处、昆明院地质分院和小湾电厂水库部等部门再次到现场进行踏勘,并要求我县进一步加大对库区的监测巡查力度,及时上报监测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险方案;增加设置警示标识,把危险区域用打桩拉铁丝的方式圈起来,避免周边群众到危险区域活动;州移民局和县人民政府共同向省移民局、澜沧江公司汇报情况。4月27日,州移民局、县政府、县移民局共同到省移民局汇报孔雀码头岸坡险情,请求给予进行工程治理。目前,孔雀码头岸坡治理方案已由昆明院编制完成,待省移民局、澜沧江公司批准后,可进入后续工作。
  (五)后期扶持工作
  1.移民后扶经常性工作
  (1)认真填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证和录入移民信息网29户114人。
  (2)及时发放移民直补资金,2013年兑现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48600元。
  (3)切实抓好水库移民扶持人口年度复核工作,今年共核减触及死亡的人员2人(XX镇),解答移民信访6件,已按目前移民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4)完善小湾东镇、碧溪乡2012年12月(在建电站小湾水库)新增上报移民187户620人的个人信息档案。
  2.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1)稳步推进移民项目实施工程3件,项目资金 187万元。一是碧溪乡中华村委会孔雀村产业扶持项目,投资4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工程招标工作。二是碧溪乡松林村委会乐吾具进村弹石路项目,计划投资49万元,基本完工待验收后进行决算审计。三是落底河移民新村科普惠农养殖示范项目,计划投资98万元,大部分农房正进行圈舍建设,部分农户已实现收入。
  (2)上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4件,项目计划投资221.1万元。其中:小湾东镇2件,项目资金122.9万元,一是新民村委会中南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计划投资99.9万元,二是新龙村委会白沙井人畜饮水工程,计划投资23万元。公郎镇2件,项目资金98.2万元,一是落底河亮化建设美化村容村貌工程,计划投资49.2万元,二是落底河太阳能安装工程,计划投资49万元。
  (3)积极争取移民后扶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通过多方努力,积极争取,2013年共争取后扶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275.91万元,其中:申请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57.91万元,农户自筹18万元。项目主要涉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扶持、生态治理和科技培训等。二是深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开展调研,真正把移民群众急需解决和迫切需要的项目纳入后扶项目库,认真编制下一年度后扶项目计划。
  (六)移民维稳信访工作
  始终把维护稳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一手抓移民搬迁安置,一手抓社会稳定,把当前正在开展的四群教育活动与维护稳定有机结合,在走访四群挂钩农户时,有针对性的了解涉及移民安置的困难和问题。正确认识、处理和协调移民工作中的各方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处理好各类矛盾,切实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县群体性上访的频率急剧上升,重复群体上访增加,信访维稳形势严峻。反映的问题涉及过渡期生产生活补助、淹地影响区移民安置、移民身份界定、库岸失稳区实物指标复核、集体补偿资金使用、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全淹村外迁移民集体补偿资金分配和水线上剩余资源补偿及公益林补助等方面。2013年1月到9月,我局共接待各类上访20件、212人次。其中信访5件,来人上访15件,来人上访中群体上访11批、185人次。重点管控人员2人。
  (七)库岸巡查工作
  由于小湾水库水位不断变化,我县涉及的33公里库岸,多个地段不同程度的出现坍塌情况。我局安排专人负责小湾库区库岸坍塌情况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在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建立观测点,时时观测变化情况,每个星期五按时报送库岸巡查情况。对XX境内的6个潜在地质灾害区域进行重点监测,明确专人对小湾电站库区库岸进行巡查监测,按时上报监测情况,及时掌握库区库岸安全变化情况,制定下发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紧急撤离等应急预案,设置警示标识,有效保障了库区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库岸坍塌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目前,重点监测区有四个:一是八字耳朵村下;二是孔雀村安置点;三是底马田;四是马鹿窝。
  (八)移民资金管理工作
  始终遵循“项目围绕计划,资金围绕项目”的管理原则,严格按照省、州移民资金管理规定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我县的移民安置资金,最大限度发挥移民资金效益。对移民资金的使用和兑现严格执行逐级报批制,保证移民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运行。
  根据省、州移民局关于进一步清理核销往来账款及加强移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省、州审计局对我县移民资金的审计意见,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从财政部门调配专业财务人员充实移民资金财务核算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移民资金财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移民资金的核算、报帐以及相关移民资金兑付程序,避免移民资金长期滞留乡镇。同时,县移民局及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财务的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财务人员为成员的乡镇移民资金清理核销工作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移民资金往来款项清理核销及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南移发〔2013〕65号),重点对2012年以前长期挂账的小湾库区往来款项进行清理核销。通过清理,共清理出可以核销的“其他应收款”为64157864.73元,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核销。并明确,除工作经费外的移民资金,统一实行报账制。
  (九)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四群”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挂钩村委会、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等
  按照县委四群办的安排部署,结合移民安置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四群”教育工作,领导带队驻村蹲点,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解决慰问资金2000元。结合移民部门的特点,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按照年初制定的单位党风廉政工作计划,抓好落实。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好挂钩村委会的相关工作,解决六一、助残、敬老等方面的慰问资金共计5000余元。安排专人做好单位退休老干部相关工作。
  三、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移民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移民工作仍然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情况复杂的严峻形势。
  (一)移民工作推进难。一是移民安置规划滞后。小湾库区移民安置规划从初设至今已历时20多年,现行的规划也是2007年省政府正式批准的,也已历时6年。这期间,国家对移民补偿政策和实施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安置规划很难适应实际需求,使得移民搬迁安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县内移民安置任务艰巨。根据小湾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全县需动迁安置移民人口4463人,除去已完成的外迁安置1515人和县内安置845人,全县尚未完成县内安置2103人,占动迁安置人口总数的47%,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安置工作时间紧迫。按照省、州要求,要在2014年以前全面完成小湾库区移民安置任务,目前只剩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我县现已完成的小湾库区移民搬迁共用了6年多时间,要现在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占总数47%的搬迁安置工作任务,时间非常紧迫。
  (二)历史遗留问题多。一是由于《小湾水电站招标设计阶段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报告》的补偿投资概算是按2006年第二季度价格水平编制完成,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移民安置项目工程超预算投资现象较为突出。二是水电工程移民属非自愿性移民,移民群众依赖思想较强,加之移民政策相对滞后,移民补偿标准事实上的不公平,极易诱发各类矛盾。三是外迁移民遗留问题多,突出表现在未按政策规定及时拆除房屋和交回集体财产;外迁移民人口身份界定过程中,部分不符合政策农户占用了村组搬迁指标,导致其所在村组的移民指标相对减少,从而引发频繁的上访事件;外迁移民全淹村剩余集体资产、剩余集体资金处置和外迁移民房建结算等一系列问题暴露出的矛盾极为尖锐。四是是淹地影响移民安置方案尚未批准,严重制约了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根据《澜沧江小湾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会议纪要》(云南省移民局第35期)明确的房屋修缮加固补助标准与现阶段移民意愿差距较大,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阻力甚至引发群体性移民上访事件将不可避免。五是我县从为移民利益考虑的角度出发,多向上争取了一些移民指标和补偿资金,但实施过程中很难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突出,导致移民信访问题突出和不稳定因素增多。
  (三)移民资金管理难。一是为配合小湾水电站提前下闸蓄水,我县出台了相应政策和措施超常规的推进移民工作,但随之也带来缺口资金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占用资金只能作挂账处理,如外迁宾川移民补助奖励费用无资金列支渠道。二是乡镇实施的项目决算和报账不及时,加之乡镇财务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悉,移民资金核销困难。三是移民安置项目设计变更多,超投资概算严重,超投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四)库岸沿线安全隐患多。随着小湾水电站下闸蓄水,受水库蓄水水位线不断变化的影响,我县涉及33公里的库岸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变化,滑坡坍塌迹象尤为明显,确保水库蓄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五)移民后期发展难。一是后靠生产安置移民群众虽然得到一定补偿,但移民安置环境容量不足,土地质量差,产业培植较为困难,移民生产生活恢复发展缓慢。二是移民区基础设施薄弱,“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现状还未根本改变。三是库区产业开发扶持力度不够,发展不平衡,移民增收难度较大。
  二、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我局将围绕“2014年12月底前,完成小湾电站库区淹地影响区移民搬迁安置和生产安置”这一总体目标,一如既往的开展县内移民安置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实施,努力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一)切实抓好县内移民安置工作。2014年力争完成2103人移民安置工作任务。一是抓好在建项目的扫尾工作。二是完成灵宝山、庚元平掌集中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自建房主体工程建设。三是按照《小湾水电站淹地影响移民安置方案》(审定本)开展工作,逐步形成“一村一策”的安置方案,条件成熟一村开展一村的安置工作,逐村解决好淹地影响移民组内分散安置和房屋修缮问题。四是做好已建工程和在建工程的设计变更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配合设计部门完成设计变更工作;配合设计部门做好新增库岸坍塌实物量调查核实工作。五是继续争取孔雀码头岸坡工程治理项目,争取早日得到省局的批准,尽快开展相关工作。
  (二)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适时组织实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按照国家和省、州的要求,继续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的管理工作,及时足额兑现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组织实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全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信息系统。二是抓好落底河村委会大理州移民新村科普惠农示范村建设,按质按量实施好项目。三是积极上报争取后期扶持项目,不断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
  (三)高度重视移民信访工作,加强库岸巡查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移民区社会稳定。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深入库区和安置区,积极宣传移民政策,解决好关系广大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强化移民信访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库岸巡查工作力度,把巡查工作制度化,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巡查工作;继续把维护稳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一手抓移民搬迁安置,一手抓社会稳定,正确认识、处理和协调移民工作中的各方利益关系,及时处理好各类矛盾,切实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移民工作管理水平。抓好移民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抓好干部队伍法律法规和政策业务的学习培训;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加强财经纪律意识,进一步加强管理,区分资金性质,专款专用,确保移民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结合“四群”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移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移民 打算 事业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