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镇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强基层组织、提服务能力、抓产城一体、建县城新区”的发展主线,抢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两区一走廊”战略部署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扬敢拼敢比敢试、求诚求实求新、干早干快干好的精神,以“三区”(县城新区、工业集中区和教育园区)建设为导向,大力实施项目拉动、工业突破和城镇带动三大战略”,团结带领3.9万多名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全镇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呈良性发展趋势。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我镇充分利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有利契机,以“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活动为载体,以“民心党建”工程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强化组织建设,增强组织活力。
1.从思想建设入手,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利用各种会议,抓好党员和镇村两级干部理论学习,镇机关干部利用每周工作例会集中对一星期来重要会议精神和时事热点进行学习讨论,做到学习有材料、笔记和心得体会。
2.从作风建设着手,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达到省委“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奋力后发赶超”的要求,着力推进县城新区、赵家坝工业集中区和教育园区暨“三区”建设步伐,我镇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六不准”和县委《六项规定》等文件精神,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从严管理干部,提高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能力和素质,为“三区”建设营造了良好政治的环境。
3.从制度建设着手,强化党员干部责任分解和任务落实。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着重创新党建工作决策机制,推动村级民主自治建设;着重规范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承诺、支部书记绩效考核等制度,进一步充实党员队伍,激发党员干部整体活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转变作风优化环境相结合,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严明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务实的党员干部队伍,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为争取各项工作新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与各总支(办事处)签定了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一系列目标责任状,实行百分制考核管理,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与经常性工作相结合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半年来,我镇共调整充实66名“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新建了10各干部连心室,大大提高了干部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执行力和功效效率事半功倍。
(二)农业种植及产业结构调整稳中有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水稻种植面积11400亩、玉米播种面积5500亩、红薯播种面积5900亩、杂粮播种面积2000亩、蔬菜面积10000亩、马铃薯种植4400亩。存栏生猪25151头、存栏牛2951头、存栏羊1839只、存栏家禽90605羽;肉类总产量2176吨;其中猪肉产量1808.5吨;牛肉134.7吨;羊肉产量62.5吨;禽肉产量170.2吨;禽蛋产量267吨;出栏生猪19236头;牛出栏755头;羊出栏2008只;家禽出栏81158羽,不论是农业种植面积,还是畜牧业的存、出栏、总产量上都有所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更加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已在边江村新栽种柑橘110亩、赵家坝、边江、珠池坝等村新栽植苹果桃1600亩,凤鸣场、三角坝等村发展无公害蔬菜600亩;洋蕉溪村发展高产辣椒200亩;梧桐发展脱毒马铃薯400亩;杜家寨村发展高标准竹鼠扩繁养殖场1个,养殖竹鼠500只等。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我镇农业产业化步伐。
(三)城镇建设有序推进,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1、“三区”建设工作。“三区”建设在我镇共征地4800多亩,涉及洋蕉溪、官坡、堆上、全江、大面山、石板滩、向家湾、石家寨、镇江阁和三角坝等10个村,共需拆迁安置316户1104人,共需搬迁坟墓1400所。
一是县城新区工作。县城新区已经完成东岸2700多亩土地收储工作,兑现征地款7000多万元,需拆迁安置172户604人、搬迁坟墓505所,现已完成挖界、清皮等工作,从邵家桥至赵家坝5公里长、8米宽的施工便道全线贯通,且已于6月13日正式举行县城新区奠基仪式
二是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共计征地1443.2亩,其中黔东北石材城征地370.2亩、福安石材征地480.1亩、巨鼎石材征地334.2亩、渔溪沟储备征地249亩、煤炭物流中心征地13亩。项目建设涉及农户968户3671人,共计兑现征地款3894.4万元,搬迁农户28户103人、坟墓580所。目前,福安石材厂28条生产线已有三条生产线投产,巨鼎石材场平工作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厂房规划建设工作。
三是教育园区建设。思南中学征地653亩,到位资金1500多万元。项目建设需拆迁安置116户397人,搬迁坟墓315所,现已完成征地649.8亩,兑现征地款、林木补偿款及坟墓搬迁款1621万元;职校223亩征地测量工作已全面结束,且教育园区开工仪式已于5月18日胜利举行。
2、交通工作。2013年,县交通局下达我镇通村公路建设里程19.46公里,共投入资金约900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雷坪片区通村硬化公路建设共6条15.46公里和思林电站进场公路至凤鸣宾馆2公里的建设工作;现正在着力推进塘头至大坝场途经我镇2公里公路建设工作。
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正在实施坪原、沙槽、石家寨村普惠制项目和赵家坝片区一片三村两个一事一议示范村寨整村推进项目,争取一事一议总投资突破500万元
4、水利工作。总投资300多万元的龙井沟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已基本完成,对1564亩土地进行了综合治理,解决了1420户5251人的土地耕种便捷通道,总投资210万元的集镇延伸饮水安全工程已完成,解决了先锋、官坡、石板滩等三个村共216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200万元的饮水安全工程正在着力推进中,修建完成后受益人口将近5000人。
5、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工程等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赵家坝整村改造逐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硬化已基本完成,农村改厕项目正稳步推进,2012年12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全面结束,正在进行立面改造验收及付款工作;已顺利完成2013年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摸底工作;完成了2014年三角坝村436户2000人的生态移民安置工程的统计调查工作。
(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招商引资的安排部署,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社会管理,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实行全民招商政策。先后引进了投资800万元的综合市场开发项目、投资500万元的落户赵家坝工业园区的制衣厂项目和投资500万元的永旺生态养殖场项目,自主招商引资1800余万元,投资4亿多元的三甲医院项目正在谈判中,前期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乌江福安石材、巨鼎石材和恒都城投有限公司截止6月初分别投入1900万元、1200万元和6500万元。
(五)民生保障事业得到持续改善
1、民政工作。全面完成全镇的低保提标核查工作,半年来累计为241名重、大病患者申请解决住院医疗救助,共计473620元,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197822元,发放复员军人定补4725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及参战人员定补122400元,60岁以上退役士兵生活补助13320元。及时兑现现役军人优待金59560元。今年冬令、春荒期间共计发放救济大米48吨、救济款13万元、救济棉被100床、棉衣70件,共解决1728户2946人的生活困难等问题。
2、人劳社保工作。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截止6月初,收养老保险金1548210元,录入系统1548210元;已录入人数14356人,收缴进度和录入进度均已超过90%,城镇居民已参加养老保险20人,录入金额5000元。合作医疗参合9485户35537人,共发生补偿29555人次,补偿金额7259912.17元(其中住院1995人次,共补偿5178705.64元,人均补偿2595.8元;县外住院154人、报补1354568.6元、人均补偿8795.9元;县内住院1841人、报补3824137.04元3、人均补偿2077.2元;全镇门诊27560人次,共补偿金额1081206.53元,人均补偿35.3元),发放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金158.73万元,协调县级部门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7户共计117万元。化解了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难题,初步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目标。
3、计生工作。全年结扎任务375例,现已完成手术任务225例,占县分任务375例的60%,人口出生185人,出生率4.92‰,计生工作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
4、教育工作。今年以来,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工作。积极与县直部门协调,争取早日排除中学教学楼安全隐患和动员搬迁校园内的农户,组织县镇两级人大视察,办好学校的营养餐工作。
(六)安全生产和综治稳定形势进一步好转
1、安全生产工作。我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精神,认真开展“打非治违”和道路交通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开展安全专项检查300余次(其中安全隐患大排查100余次、烟花爆竹专项整治24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100多次、水上交通专项整治60多次、食品卫生及教育安全专项整治30多次、非煤矿山专项整治30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份)。学生地震灾害防治疏散演练2次,查处和排除了一些重大安全隐患,全镇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
2、社会管理促和谐稳定。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建立了镇、村、组、户四级信息网络,实现信访维稳信息工作全覆盖。推行镇班子成员蹲点包片工作制,落实蹲点包片综治责任制,形成由镇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和蹲点包片领导具体负责、村(居)抓好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深度摸排掌握综治实情。蹲点包村领导定期进村入户排查不稳定因素,落实解决办法,并强化督查确保问题及时稳妥解决,确保将不稳定因素控制、处理在苗头阶段。今年以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1起,全部得到妥善解决,调解满意率达100%。
3、禁毒工作。今年在册吸毒人员219人,新增吸毒人员6人,强戒5人;立刑事案件5起,破5起;查处治安案件19起,行政拘留6人。在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中,立刑事案件4起,逮捕4人,抓获网上追逃人员2人,强戒吸毒人员6人。全镇社会治安环境明显优化,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生产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我镇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跟不上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财力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我镇历史欠账多,无烤烟和茶叶等支柱产业,特别是毛坝、梧桐等片区地处偏僻,无工业企业入驻,经济来源单一,财政收入来源十分有限。由于经济薄弱,导致经济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相对缓慢。财政增收难,无资金来源,经费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们将牢牢把握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不断调整完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思路及工作措施,找准发展标杆,强化增比进位意识,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抓好落实党建宣传月工作,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打造一支办事效率高、服务素质好、综合协调能力强的基层组织。
二是进一步健全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协调机制,搞好县城新区、工业集中区和教育园区的全程跟踪服务管理工作。积极为落户企业排忧解难,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投资。
三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活力,继续优化招商引资方法、环境、服务,明确镇班子成员分包重点企业、跟踪新上项目,不断提高对涉及各村、企业的利益回报比率,吸引更多企业来我镇投资兴业。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工业企业入驻我镇。充分发挥我镇区位环境优势,依托县委、政府“一园三区”战略,大力实施产业招商,充分发挥人脉资源优势,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奖励机制,激发全民招商热情,在全镇形成人人参与招商、人人关心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下半年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安排镇人民政府镇长外出长期招商引资,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地成效
四是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着力推进县城新区、赵家坝工业园区和教育园区建设工作。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文化休闲街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综合市场建设步伐,努力改善我镇基础设施和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同时,做好县城新区西岸征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处理好“三区”建设工作中的征地拆迁、拆违控违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力争新区东岸大道毛路拉通、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开挖完成、新区一桥全面启动和完成新区西岸2000亩土地的收储工作。
五是抓好安全维稳,为发展保驾护航。继续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和县委、政府关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要求,强化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建筑安全、食品药品、校园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增强事故防范能力,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综治宣传月工作,加大“法治邵家桥”创建力度、加强禁毒管理,顺利摘掉市级“吸毒重管乡镇”的帽子。创新社会管理,以村级组织维稳工作考核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基层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密切关注社会动态、舆情信息;按照“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的要求,扎实推进综治防控措施,建立畅通有序的信访秩序,妥善处理好各类信访问题,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六是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廉洁高效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六不准”和县委《六项规定》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变思想,改进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全镇干部职工破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树立超常思维和跨越发展理念,以快节奏、高效率、大强度、严要求开展好各项工作,通过加强干部管理、努力建设廉洁务实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和人民满意政府,努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七是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做好教育、卫生、计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