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及思路

| 浏览次数:

一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为每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省两项评估”为契机,主要从优化环境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几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创新思路,把握工作重点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四个一”,即:明确一个办学思路——“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贯彻一个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强化一个工作基础——“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突出一个管理重点——“把课堂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创建高效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寻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落实新课标,要求教师们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科学管理,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基础上取得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做人的优秀品质。我们明确把握重点,紧紧围绕校园规划建设、学校环境和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推动学校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改善校园环境和设施,强化人文氛围  

在教育局支持、社区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投资四十多万元进行校舍危房改造,硬化院落,绿化校园;经过多方筹集资金进行软硬件建设:将教学楼破朽的木窗更换为塑钢窗户,更换了36个防盗门;购置隔离屏风办公桌椅12套,教师电脑10台,组建了教师电子办公室;改造微机室,更换学生电脑桌24张,增加学生机12台,更换液晶显示器5台,重布了线路,增加多媒体1台。目前达到师生一人一机;油漆仪器柜12个,订做积木凳20个、图书柜8组,新增图书400本,粉刷室内外墙壁,油漆室内外围墙、栏杆达3000多平米;为专用教室配备了窗帘17个;添置了幼儿学具、玩具等用品500余件;栽种杨树200多棵,绿化美化了“林中花园”1000余平米。  

我们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力争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景点都能育人,使校园处处体现出鲜明而又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1、强化环境管理。经过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我校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班级、卫生区、功能室等环境卫生评比制度,责任到人,明确分工,要求清楚。目前,校园干净整洁,树木花草相映成趣;教室、办公室窗明几净布置规范,班级布置个性突出。  

2、加强文化建设。学校发动全体师生集思广益,结合办学特色和现代教育思想,归纳、提炼出“文明、勤奋、团结、创新”的校训;“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校风;“爱生、善导、敬业、奉献”的教风;“自信、善问、乐学、求真”的学风。为此,我们注重培育校园人文精神,彰显校园特色文化,做到一石一墙会说话,一草一木皆有情,引导学生立大志、爱动脑、勤动手、求上进;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橱窗、墙壁等校园媒介,设计温馨提示、介绍健康小常识、安全常规、师生作品展示等版面,努力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关爱,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丰富课余生活。  

(1)充分利用“六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举行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武术、跳绳、书画展等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发挥。教师节节目《温馨校园师爱无言》荣获区级三等奖;矿区第二届英语课本剧荣获三等奖。  

(2)每天上午的大课间除了集体的广播操外,还安排了“跳转五彩绳”特色体育活动,每天下午半小时的师生同跳活动,既愉悦了身心,又强健了体魄;开设“快乐课堂”。利用双周、单周交替进行书法、绘画、剪纸、舞蹈、讲故事等多种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的“读、写、绘”等精美作品精彩丰呈。读书活动中的绘画、故事演讲比赛分获市、区级一、二等奖;王成慧同学的《祖国未来》、马思颖同学的《畅想未来》、赵丽洁同学的《太空家园》三幅绘画作品分别获省级“校外教育杯”书画大赛二、三等奖。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多元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三、抓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教师是教学和管理的主体,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通过培训学习促使全体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组织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培训,以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利用每周四集体学习时间,通过组织教师观看专家讲座、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等形式,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实施“四个一”工程:教师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一篇学习心得,每学期一篇教研论文,通过开展优秀论文、优秀教案、学科带头人评比等活动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中杨彦云教师的德育论文获市级一等奖;赵玲玉教师的德育论文获二等奖,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获一等奖;杨彦云和赵艳荣两位教师的教育随笔分别获省教育学委员会二等奖。  

2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提出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课堂模式为:“先学后教,快乐学习”。课改理念为:“教师的精彩不代表学生的精彩,而学生的精彩一定能代表教师的精彩”。通过课改实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师教学研究的主动意识大为提高。武巨龙老师的“快乐英语教学”多次在互助共赢活动中受到上级领导及同仁者的好评;同时在师德演讲和教师风采大赛中双双获奖,学校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3、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进行校内教研和联片教研,校长和教导主任也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进行听课、评课。要求每位教师每次听评课都要对照个人素质提高计划来进行,并进行教学反思。同时指导教师重点研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全方位目标落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制定了合理、科学的课程实施计划,开齐、开足了各门课程。  

2、从抓好落实集体教研、同科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入手,向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质量,向课堂管理要效益,将常规的落实纳入了教师教学业绩考查范围并实行量化管理,实现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从严要求,从细管理,科学管理,提升质量。  

3、改进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评估手段,通过课堂考查、抽查与问卷调查等手段及时获取教学各环节的相关信息,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竞争力,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全体师生的同心协力,克难攻坚,迎接了“省两项评估”验收并顺利通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稳定中求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五、2013年工作思路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满意学校”这个中心。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特色活校,科研兴校,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主要工作目标及措施  

1、坚持师德领先。打造一支师德高、有素质、有特色、有魅力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学习,继续开设教育讲堂。以教育法规为根本,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础,培养教师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团结合作意识。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从业准则,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2)做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考察机会,提供研究、展示的平台。(3)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纳入绩效考核机制。  

3、完善教学常规管理。(1)抓好日常教学中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改进工作。(2)加大对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调控、反馈、评价工作。(3)认真组织开展“校本大练兵”及“课后研讨”活动。(4)落实听课制度校长每学期不少于40节,主任不少于50节,每位教师不少于20节。(5)切实落实教学评估工作,提高教学研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搭建学生多元发展的成长桥。以德育创新为龙头,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学校育人品位。(1)道德成长桥:根据主题观看优秀电影丰富校园德育;(2)搭建兴趣发展桥:组建书法、绘画、剪纸、讲故事等兴趣小组。(3)特长展示桥:校园擂台赛,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桥梁和舞台;开展“经典诵读”建书香校园活动。(4)自信合作桥: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培养学生自信能力、合作意识,继续办好《涧底阳光》校报;(5)强健体魄桥:除规范“跳转五彩绳”特色运动外,要求师生每人至少参加一项体育运动并坚持锻炼。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