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届八次全会、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市司法局长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工作大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依法治国的职能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平安XX做出了积极努力,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司法局是县人民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管理、督促和指导。工作中,我们按照省、市201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法治理论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组织、配合协调和参与有关部门、乡镇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
1、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专项活动
半年来先后组织、配合、协调各部门开展“综治维稳宣传月”、“4·26知识产权日”、“三八妇女维权周”、“道路交通安全月”、“第十二个全国爱耳日”、“知识产权保护日”、“安全生产月”、“6·26国际禁毒日”宣传等一系列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活动,共出动宣传车25余辆次,出动宣传员22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万余份,展出法制宣传图片6余套180余片,播放法制宣传录音光碟11盘6千余分钟,直接受教育约18万余人次。
在依法治理活动中,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乡镇紧紧围绕“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这一战略,坚持“普法并举、德法并举、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狠抓依法治理工作。半年来,全县共开展专项治理活动60次,依法治村112次;帮教各类违法人员759人次;参与禁毒戒吸工作40余人次;举办《人民调解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骨干培训和以会代训184期1万余人次,为中小学上法制课149次;出宣传栏、板报1905期;有限广播宣传252期;组织法制文艺演出165场次;编印及发放普法学习材料4.8万余份;举办法制座谈会42次,解答法律咨询1150余人次。
2、做好自检自查,迎接依法治市工作检查考评
2011年2月19日下午,由省委依法治省办、市委依法治市办以及西双版纳州市司法局宣传科等组成的考核验收组,到XX县就2006年—2010年依法治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实地抽查。2月20日考核组查看XX县2006—2010年依法治县工作台帐,认真查阅了依法治县办建立的《依法行政》等18个工作台帐,并就政府领导班子重要事项议事规则、全县“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命名等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提问,依法治县办领导及成员对考核验收组所提出的问题作了认真的解答。通过实地抽查,考核验收组对XX县组织实施依法治县五年规划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
3、认真做好全县“五五”普法总结表彰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和“六五”普法规划(草案)的送审工作。
二、基层基础工作
(一)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司法行政机关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全县设立村级人民调解组织160个,调解小组2592个。今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人民调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发展,对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文件下发到各基层司法所,要求各基层司法所充分利用广播、横幅、资料发放等方式广泛宣传。通过宣传,为人民调解法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制度的了解。全县基层司法所和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认真贯彻调解优先原则,把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工作主线,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积极开展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半年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122件,调解成功2056件,调解成功率达96.9%。共开展民间纠纷排查120次,排查出各种矛盾纠纷352件,调解340件,调解成功329件,调解成功率96.7%。未发生民转刑案件和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案件。
(二)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和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全县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和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组织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社会矛盾隐患排查调处,坚持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和信息互通制度,为确保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今年1月我县召开了XX、孟连、西盟三县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第十次联席会议,以及到沧源参加了沧源、XX两县行政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第十次联席会议,为创建和谐XX奠定了基础。半年来,县、乡联防联调组织共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38件,调解成功36件,成功率94.7%。
(三)基层司法所工作。司法所是县司法局设在乡镇的派出机构,承担着管理指导辖区内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多项工作职责,工作面广、量大,事务杂、困难多、责任重,环境艰苦、人员紧缺。目前,全县18个司法所办公用房已建成投入使用,司法局按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的要求,为每个司法所购置了办公桌、椅、柜等设施,制作了规范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标识牌,订制安装了司法行政、人民调解徽章,制作了人民调解基本情况和社区矫正公示榜和所长室、办公室、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安置帮教室、档案室等标识牌,张挂上墙了24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购置司法所业务用车8辆,配置了电脑、复印、传真等办公设施。规范化司法所的建立,大大提升了司法所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提高了基层司法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半年来,全县司法所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62次,参与调处各类重大疑难复杂民间纠纷65件;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59件,成功56件,防止群众性上访3件,制止群众性械斗1件;参与各类专项整治活动88人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32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8.1万人次;为基层政府提出司法建议11条,被采纳10条。
(四)安置帮教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局将其列为工作目标考核项目之一,与各司法所签订了《XX县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责任书》,切实履行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的职责和要求。为落实信息化管理,达到信息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按照上级要求,我县建立了县、乡(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借助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平台,做好新入监罪犯的基本信息核查、出监罪犯出监前一个月信息反馈及落实跟踪帮教措施。必接必送责任书的签订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加强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实现无缝对接,有效减少脱管漏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半年,全县回归社会的刑释人员共计71人,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五)社区矫正工作。我局社区矫正工作自200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履行对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和暂予监外执行的5种人实施社区矫正的管理职责,各司法所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机制健全、制度较为完善、工作规范有序、责任明确到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我们注重四个环节。一是接收环节;二是管理环节;三是教育环节;四是帮扶环节。4月22日,普洱市社区矫正工作督查组到我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督查。其间,督查组查阅了XX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资料、台帐,深入勐朗司法所、佛房社区、温泉社区检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走访了社区矫正对象,听取了XX县社区矫正工作情况汇报。市督查组充分肯定了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绩。6月9日在县司法局会议室召开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XX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共1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XX县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踊跃发言,并对讨论稿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截止6月已解除矫正75人。目前,在册的189人对象中缓刑123人、假释32人、暂予监外执行22人、管制11人、剥夺政治权利1人。
(六)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情况
2004年,国家启动中西部地区基层司法所建设工程以来,先后三批下达我县司法所建设项目20个,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建设资金470.9万元(含各级配套资金)。其中,中央补助156.4万元,省级配套156.4万元,市级配套72.1万元,县级配套86万元。随着项目下达、资金到位,XX县基层司法所建设工程于2006年9月正式启动。截止2010年11月,我县完成了19个基层司法所建设项目,建筑面积共4574平方米,超额2274平方米,每所平均面积240.7平方米,共投入司法所建设经费446万元。
三、法律服务工作
(一)公证工作。县公证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赋予的职权,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工作大局,以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主线,坚持以拓展促进服务,以规范保证质量,以诚信赢得信誉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公证机关“沟通、服务、监督”等职能,积极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服务。半年来,县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16件,其中民事类公证166件,涉台类4件,经济类46件,涉及的公证标的金额4800万元,接待当事人来电咨询和来访178余人次。
(二)律师工作。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律师所结合自身实际,在法律服务领域寻找自己的位置,从增强内部生机活力入手,引进竞争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积极服务县委、县人民政府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努力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认真履行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和各类经济实体法律顾问职责,积极参与涉法信访工作,为涉法涉诉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半年来,办理各类案件39件,其中民事案件29件(劳动争议案件15件)、刑事案件5件、行政案件2件,法律援助3件。还代写法律文书52份,接受法律咨询642人次,担任法律顾问2家。
(三)法律援助工作。县司法局坚持有利于促进全县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着力点,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有利于推进全县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拓展法律援助领域和渠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社会上的贫者、弱者、残者和其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上半年,全县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3件,其中刑事案件45件,民事诉讼案件4件,非民事诉讼案件54件。完成下达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案件11件,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咨询271件524人次,代写法律文书87份。
(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全县20个乡镇法律服务所广大法律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参与诉讼和非诉讼代理、法律援助、解答法律咨询、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和集体、个私经济组织法律顾问等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服务措施,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法律服务。半年来,共办理法律服务事项247件,其中诉讼代理5件、非诉讼代理32件、调解纠纷162件、办理法律援助48件。解答法律询问460人次,代写法律文书112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4万元,业务收入2.2万元。
四、队伍建设工作
加强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党和人民政府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相适应,是干部队伍建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县司法局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坚持在干部队伍中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全局;二是继续在干部队伍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确保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三是在干部队伍中组织开展学习政法战线先进模范人物刘玉美和领导干部楷模杨善州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进一步激励热情、弘扬正气;四是在干部队伍中开展“创先争优”、“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顺民情、聚民心、解民困”、“进百家、知民情、办实事”、“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主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执法为民素质;五是认真学习“普洱市维护社会稳定三五”工作法手册,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个人廉政承诺书、廉洁家庭行为公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在党员和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增强了广大党员和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七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送干部培训10人次,业务技能不断提高。
五、移民安置搬迁工作
做好国家重点工程糯扎渡水电站库淹区村民安置搬迁工作,确保今年11月电站下闸蓄水,是县司法局年内重点工作之一。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县司法局包保谦六乡腊撒村大平掌小组36户158人的安置搬迁任务。为确保安置搬迁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司法局组成工作小组,由一名副局长带队,于2月底自带行装驻扎村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二是积极为搬迁户出谋献策、排忧解难;三是协调有关部门和施工队做好安置点地基平整、建房等各项工作。上半年完成了安置点通电通水、场地平整、安置搬迁户抽签选建房地址等工作,总体工作进展较为顺利。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人员编制不足。司法所人员编制仅35人,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仅1人。局机关5个内设机构编制仅13人。由于编制不足,制约了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2、社区矫正工作在衔接方面欠缺,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各成员单位需要结合本单位的职责制定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职责,部署工作任务。
3、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专项经费不足。由于经费紧缺,在开展矫正对象日常教育、走访,两劳释放人员无缝对接等工作方面受到制约。
七、下半年工作重点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县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认真履行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职责,为全县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
2、认真做好谦六乡腊撒村移民搬迁工作。
3、做好“五五”普法总结表彰和“六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实施工作。
4、认真落实“三五”工作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证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强化法律服务,全力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相关热词搜索: 司法局 工作总结 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