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县粮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州粮食局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会议精神,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以改革发展为首要任务,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主线,继续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发展和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加强粮食行政执法和行业监管,有力地保证了全县粮食的供需平衡和有序流通,有力的保障了百年不遇旱灾的粮食供应保障工作,预计到12月底各项目标任务将全面完成。现就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做好旱灾救灾救济粮供应,确保社会稳定。
针对今年我县旱灾严重,粮食生产大幅减产,粮食价格波动较大的实际情况,我局根据《楚雄州粮食局楚雄州民政局 楚雄州财政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楚雄州分行关于动用地方储备粮保障因旱受灾群众口粮供应的紧急通知》(楚粮明电〔2010〕2号)文件要求,发挥粮食宏观调控主渠道作用,及时报请县人民政府同意,动用县级储备粮XX万公斤,组织供应救灾救济及农村低保粮XX万公斤,积极投放粮源,确保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确保因旱受灾困难群众口粮供应,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县粮食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1、积极争取增加县级储备粮规模,确保我县粮食安全。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有效的行使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职能,稳定市场物价,确保我县粮食安全,我局今年积极向县政府争取,增加我县县级储备粮XX万公斤,达到XX万公斤储备规模,保障我县粮食安全能力将得到大力加强。
2、继续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保管安全。在2008、2009年连续进行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提升基础上,2010年继续投入11万元购买粮食输送机械及继续进行仓库基础设施改造,确保了我县粮食保管安全。
3、完善粮食应急加工体系建设,确保我县粮食应急安全。为改变我县粮食应急加工能力不足现状,2010年采取招商引资引进昆明吉兴大米加工厂,在我县投资500万元建设日加工50吨大米的大米加工厂,有力的改善了我县及周边县市的粮食应急加工能力。
(三)粮食行政职能工作有效推进,进一步培育和规范粮食流通市场
1、积极规范我县粮食市场。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云南省<粮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行业管理职能,严格市场准入,依照法定程序及时限,对前期许可的6家粮食收购户和企业进行了资格证检审,规范了我县粮食收购市场。在大小春收购季节由粮食、工商、质监等部门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开展4次专项粮食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
2、贯彻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切实做好粮食供求平衡、落实地方储备、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秩序。完成2009年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材料的整理上报,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保障。
3、抓好全县粮油价格监测工作和储备粮的管理轮换。每周收集粮油市场价格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为政府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监督并协助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完成XX万公斤县级储备粮,xx万公斤州级储备粮的轮换收储工作,并做好州县储备粮的常年监督,做到保管安全、数量真实、质量可靠,保证在需要情况下能及时调运、供应,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物质基础。
4、重视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按照《云南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规定,对全县14户个体粮油经营户进行统计,认真做好农户和城镇居民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调查农户31户,调查城镇居民5户。对全县社会粮食流通过程进行了全面、真实、客观的统计和反映,为各级政府掌握粮情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四)抓好国有粮食企业机制建设,实现企业增收
1、严格企业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引入激励机制,完成“个人收入与工作岗位挂钩、工作收入和个人贡献挂钩,个人收入与工作责任挂钩”的风险共担的分配激励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形成了精干高效、积极争先的新局面。管理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要求进一步落实。
2、激活企业经营机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一是全力做好粮食企业的各项政策性业务,化政策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积极开展粮食购销,努力掌握粮源。今年恰逢大灾之年,粮食大幅度减产,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民惜售心理严重,粮食收购难度加大。2010年大小春收购积极具体措施,多方筹集收购资金,积极开展粮食收购工作。全年收购粮食941万公斤,其中稻谷410万公斤,玉米195万公斤,小麦13万公斤,大米308万公斤,大麦15万公斤,销售粮食627万公斤,其中稻谷209万公斤,玉米105万公斤,小麦13万公斤,大米300万公斤。三是激活企业经营机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主动与省内外粮食产区实行对接双赢,今年粮食公司抓住今年粮价上涨趋势,提前主动到昆明调入稻谷300万公斤,为今年大春收购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年来围绕搞活经营为核心,以加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粮食储备企业2010年预计盈利15万元,发展势头良好。
3、加强资产盘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2010年提请政府常务会讨论同意将原粮食系统几家企业遗留资产划归**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进行管理,结合中马街、复兴街改造,建立管理长效机制,提升资产利用效率,逐步盘活资产,为粮食系统打下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五)扎实开展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富有成效
粮食系统成立时间长,涉及人员较多,长期政企不分以及经历多次改革,导致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是我县信访、维稳工作重点、难点单位。一年来我局抓重点难点问题化解,确保粮食系统大局稳定。一是积极解决我系统遗留达10年的职工集资建房难题。组织专人加强与国土、城建部门协调,积极化解解决。预计到年底困扰我系统40户,尽百号人口的多年难题将得到圆满解决。 二是妥善处理李宏彬、腾何铭身份问题。通过与人事、信访局积极协调,截止2010年3月李洪彬、腾何铭已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完成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处理。三是通过发展多方筹措资金,积极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我局克服困难,通过资产处置、新企业经营利润滚动发展等渠道筹措资金,通过筹集资金82万元,逐步缴纳原企业拖欠职工养老保险,涉及粮食系统改制职工120多人,为原粮食系统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为我县粮食系统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积极落实县委“招商年”,招商引资开创新局面
我局高度重视招商工作,结合项目规划工作,积极盘活粮食局剩余资产,利用原粮油加工厂闲置厂房新引进昆明官渡吉兴大米加工厂等在我县开展大米深加工等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有力的拉动了**地方经济建设。
(七)深入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1、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确保取得实效。我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承诺、践诺、评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重要环节来抓,认真开展“承诺”工作,扎实做好“践诺”工作,积极进行“评诺”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2、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局在与县纪委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同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严格目标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完善机关及企业经营制度,领导率先垂范,严格禁止公车私驾行为,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准则及廉洁自律的规定,加强教育。坚持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过好党政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2010年以来我县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良好,无一人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
3、认真开展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结合我县粮食行政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和完善了《**县粮食局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及做好各项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了行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使机关工作更广泛地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提高执行力,提高机关效能,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4、开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回头看”活动,全面完成去年提出整改落实的问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0年县粮食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与新形势下粮食行业管理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足和差距;
1、保障粮食安全能力存在差距,粮食储备规模及品种少,粮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我县属灾害多发地域,粮食供需自产略有不足,少量外调,粮食安全问题尤其突出。今年恰逢大旱之年,粮食大幅减产,价格上涨幅度大,粮食收购难度大,我县粮食供应保障能力压力加大,粮食保障能力亟待加强。
2、由于粮食局机关人员编制少,加之办公经费紧缺,无法有效的开展粮食市场监管和社会粮食监督工作,粮食执法及社会粮食监管工作开展存在差距,粮食市场管理滞后。
3、国有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在改革改制后正常经营时间较短,资金不足,企业做大做强能力不足,企业制度化存在差距,员工思想意识还未完全转变,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还比较多。
4、困扰粮食系统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处理,新的问题又在酝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变动大,平安创建工作难度加大,需要积极协调解决。
四、2011年工作思路
2010年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任务更加繁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粮食发展观统领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投入到明年的工作中,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继续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千方百计确保我县粮食供给。抓好粮食仓储及设施建设,增强粮食保管安全能力;逐步增加粮食储备数量和品种;加强粮食应急供应及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保障粮食应急供给;搞好全社会粮食通顺统计和调查工作,为宏观调控供决策依据,确保我县粮食安全。
(二)强化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加强粮食资产管理,盘活粮食系统优质资产。完善公司制度建设,建立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兼顾效率、公平、权责相符的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
(三)抓好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监管。一是增强粮食市场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由粮食、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加强粮食行政机构和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全面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继续抓好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继承和发扬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学习风气,认真学习领会《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五)继续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及粮食系统遗留问题化解,为2011年机关及企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粮食局 工作总结 监管 打算 行政